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6月6日 星期
(上接1版)
千亿大产业让漯河美食香飘世界
(上接1版)

加强研发创新发展

元,带动线下交易额超百亿元。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国际化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筹建食品产业区域研发中心,建立保税物流仓,进口肉类口岸漯河查验区进口业务量居全国内陆肉类口岸第一位。支持双汇集团走向世界,整合全球资源和市场,打造肉制品国际品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本土企业通过开展国际合作、靠大联大、战略重组实现转型发展,三剑客和澳大利亚西盟乳品联手,平平产品远销欧洲、美洲。

延链补链 配套发展

的特色食品产业集群。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肉制品加工,引进美国杜邦大豆蛋白,壮大恒瑞淀粉、乐佳香精香料等本土辅料生产企业,产业链越拉越长,企业间协作配套更加紧密;围绕饮料制造形成了嘉吉果糖、统一饮料、可口可乐饮料、紫江瓶胚管道连接无缝合作局面。

加强产业间融合配套。围绕提升制造业效率和节省成本,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互为配套、相互融合、互促共进。以双汇为引领的冷链物流、以中储粮为引领的粮食物流规模不断扩大,我市成为全省重要的粮食物流基地。双汇数字化冷链物流覆盖全国,稳居同行业前三强,是全国冷链物流标准化试点企业。

增强人才支撑保障能力。建设发展漯河工学院、食品职业学院、技师学院等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院校,并充分利用全市职业教育资源,通过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等多种模式,为食品产业量身培育一大批专业人才。同时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天萌、裕松源、威森、美邦等企业引进了博士团队,其中天萌医药引进4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有力地引领支撑了企业创新发展。

源头控制 安全发展

围绕市场需求特别是消费升级新趋势,着力以科技创新、业态创新引领食品产业向高端化转型。

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推动产品提档升级,提升中高端供给能力。全市食品行业拥有院士工作站3个,肉制品、休闲食品“国”字号食品检验检测机构2个,博士后研发基地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个,每年研发新品种上千种,成为国内领先的食品研发基地。

发展新型业态,大力实施“互联网+食品”专项行动。双汇集团在打造肉制品国际品牌的同时,开发进厨房上餐桌系列产品,全面进入主食化消费领域,并筹建全国最大的食品电商企业——双汇商城;平平食品公司依托科研院所,大力引进人才,注重技术创新,加强产品研发,并在营销模式上大胆创新,在互联网渠道入驻天猫、淘宝、苏宁易购、京东、1号店等各大平台的旗舰店,做大线上市场,电商网络销售额占企业销售总额的四分之一多,“卫龙”辣条爆红线上线下,走俏国际市场;阿里巴巴·漯河食品产业带上线企业突破1000家,线上交易额突破40亿

围绕食品产业集群化发展,推进产业链拓展延伸和配套完善——

完善产业内配套体系。实施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和补短板、补链条、补支撑为主要内容的“三品三补”战略,形成上下游紧密协作配套体系,提高全产业链编辑能力。临颍县围绕休闲食品生产,引进天然色素生产企业中大生物、低聚木糖生产企业路得生物等配套项目,既源源不断地为现有企业提供了原辅料,也带动了质量检测、电子商务、产品展示等配套体系快速完善,构筑了链条完整、协作有力、名企荟萃

漯河特殊的产业结构决定了食品安

全对漯河来说是天大的工程。多年来,我市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从源头入手,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监控、品牌化经营、经常化整治、立体化宣传,自上而下筑牢了以技术标准为基础,以法律法规为保障,以质量检验检测、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为手段的标准化监管体系,成为全国唯一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保证体系建设双试点市。

源头控制。推动食品加工产业链条向农业延伸,把农业当作食品产业的“第一车间”,实施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以优质小麦、玉米等为代表的粮食生产基地,以生猪、鸡、奶牛为主的养殖基地,以辣椒、大蒜等为代表的蔬菜生产基地,实现原料基地化,成为全国首家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市。

标准化生产。积极建设食品安全试点市,落实了12个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了88个地方和企业标准,食品生产企业标准覆盖率达98%以上。

全过程监管。建立各类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和站点328个,形成市、县、企业、市场四个层次的食品安全网络体系,同时加强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各环节监管。今年1月,央视焦点访谈以《从民生难点求突破》为题,对我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