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依托“雨露计划”和“田园110专家服务团”,定期到贫困村举办技术讲座,免费发放宣传册、彩页,确保农户能学到与自身发展有关的技术;对于因缺技术致贫的农户,一对一入户走访,提供针对性指导,切实解决技术难题。截至目前,该县已举办养殖、种植技术讲座30余次,受训农民6500多人。
培育一批特色产业。结合本地资源与种养习惯,选择朝阳产业,该县按照“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的思路,引导农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好特色农业发展扶贫路子,实现贫困户就地脱贫和长期稳定增收。同时选择县内专家人才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破解产业发展技术难题。目前,文峰乡李斌庄村香菇产业,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被认定为“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达350亩,建造各类菌棚1400座,年产优质食用菌2万吨以上,产品涵盖香菇、平菇、木耳、金针菇、猴头菇等十多个品种,年产值达680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达1200户。
成立一批专业合作社。该县支持、鼓励乡土拔尖人才带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让农民在产业发展中通过“抱团合作”的方式降低风险、减少投入、提高效益。目前已探索出“人才+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新模式,选择朝阳产业,集中到户增收帮扶资金,发挥合作社优势,通过年底分红、技术服务、提供就业岗位等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96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32家。
建立一批农淘网点。该县积极落实电商下乡扶贫政策,依托电商产业园,结合农村淘宝项目,借助乡土拔尖人才资源优势,为贫困户进行辅导,通过专业培训和现场指导,帮助贫困户开办网店,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建立电商扶贫人才培训机制,组织有意向的农户到浙江义乌举办了电商培训班,与专业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合作,针对贫困户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和实训操作培训。目前,已举办电商培训班9期,建立农村淘宝站点96个,解决了农村“购物难、购物贵、品种少”的问题;由乡土拔尖人才开设网店25家,带动周边农户235户,产品入驻淘宝网“特色中国-河南馆”,紫薯、粉条等远销澳大利亚、法国、印尼等地,2016年电商营业额达3000多万元。
赵明奇 胡晓慧 刘 政 李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