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坚持久久为功弘扬文明新风尚。该区打造黄河广场、钟楼广场两个“创文”宣传主题公园,广泛开展群体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生活。以深入开展“六进社区”活动为载体,抓好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窗口等系列创建活动,通过公益广告、知识问答、“小手拉大手”、文明劝导、道德讲堂等宣传方式,提高群众对“创文”的知晓率、参与率。
从2015年起,郾城区每年发动5万名机关干部、社区居民和10万多名学生,参加公共文明礼仪知识测试,征求对创建工作的建议;每年印制《市民文明礼仪手册》、文明礼仪温馨提示卡,赠发给广大市民。
说不清多少个日子,郾城区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文明志愿者,走上街头、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广场游园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捡拾白色垃圾烟头、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等活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郾城区把“创文”工作纳入全区“211”重点工作运行机制,成立专门指挥部,将辖区细分为34个网格,区四大班子领导一线抓,全区干部齐上阵,建立台账,分片包干,逐项落实,压实责任,夯实任务,形成区、镇(街道)、社区、片区四位一体的“创文”责任体系。同时,该区建立健全分片包干、跟踪督办、现场督查等工作推进机制,在社区阵地建设、镇村环境整治、背街小巷整修等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上下功夫,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各相关部门和街道密切配合、协调联动、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创建任务落到实处。
城区遍开文明花
5月24日下午,一场喜乐融融的“浓情端午糯棕飘香传真情”活动在郾城区沙北街道泰山社区举行。大家在相互学习包粽子技能的过程中,传递着正能量。
83岁的孙好妮是本次活动中年龄最大的参与者。孙好妮娴熟地包着粽子,高兴得合不拢嘴:“过节了,大家一起包粽子,既传承了传统技艺,又营造了端午节浓浓的节日氛围,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促进了邻里和谐,很有意义。”
创文明社区,建文明家园。泰山社区成立创建文明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国粹进社区、京剧演唱会等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不断提升社区居民文明素养。
无独有偶,在郾城区城关镇,文明创建同样毫不逊色。城关镇立足辖区实际,从组织领导、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志愿活动、市容环境整治四大方面共同发力,打响“创文”攻坚战,并通过开展创建文明村(居)、文明单位和“五星”文明户、“好公婆、好邻居、好妯娌”评选活动,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深入人心,形成明事理、知荣辱、促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文明风尚日渐根植辖区群众心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些,仅仅是郾城区文明创建的缩影。漫步郾城城区各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教、村规民约等文明宣传画随处可见,文明志愿者穿梭于大街小巷,让人时刻感受着火热的创建激情。大家比学赶超,社区形成人人争先进、家家讲文明的良好氛围,尊老敬老、夫妻和睦、邻里和谐之风蔚然形成。不少社区居民感慨:“这几年,社区里婆媳关系融洽了,两口子吵架的明显少了,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在和和美美过日子!”
创建文明城市,让群众提升文明素质的同时,也提升了幸福指数,越来越多的郾城人成了“创文”的第一受益者。
徐徐文明之风吹拂千家万户,朵朵文明之花开遍郾城大地。区委书记王迎波信心满怀地表示,郾城区将紧扣创建标准,紧盯薄弱环节,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强力实施“创文”攻坚,坚决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向市委、市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