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丹
6月9日上午,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承载着全市人民的重托,三百余名市人大代表汇聚一堂,为漯河发展建言,共同描绘漯河更加美好的蓝图。
8时30分许,代表们迈着矫健的步伐陆续进入会场。主席台帷幕中央,庄严的国徽熠熠生辉。
9时整,大会在雄壮嘹亮的国歌声中开幕。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理市长蒿慧杰健步走到发言台前,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人大代表们从《政府工作报告》里看到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三项重要指标突破千亿元大关,多数经济指标增速保持或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环保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脱贫攻坚年度目标圆满完成,“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尤为令人振奋的是,我市在国务院开展的贯彻中央重大政策措施第三次大督查中再次受到表扬,成为全省唯一受到表扬、全国唯一连续两年受到表扬的城市,漯河在全国的影响力持续提高。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回望过去五年,全市上下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爬坡过坎中克难前行,在攻坚转型中铸就辉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这五年,我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六项重大攻坚实现突破,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个个切实的变化,展示了过去取得的可喜成绩。蒿慧杰说:“这些成绩极大地提高了漯河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极大地增强了全市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沙澧大地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前景。”
今后五年,我市将着力壮大总量增强实力,着力优化结构加快转型,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持续推进“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确保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动能转换、城乡建管水平、生态环境建设四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更大贡献。
“新建、改造、打通一批城市道路”、“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多解决一些群众牵肠挂肚的难题”、“全市新增中小学学位7000个”、“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明确的目标、贴心惠民的举措,勾画了未来漯河充满希望、振奋人心的宏伟蓝图。
走出会场,各位代表热烈讨论着报告,畅谈着对漯河未来的新期待。新征程充满机遇和挑战,新使命光荣而艰巨。每一位人大代表见证着漯河发展的成就,肩负着历史转折关头的重任。会议期间,代表们将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参会履职,认真建言献策,开启漯河未来发展的新征程。
“崇文尚德,务本图强。”攻坚转型中的漯河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