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晓峰 谢晓龙)6月9日下午,出席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分团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在各代表团会议室,代表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大家一致认为,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理市长蒿慧杰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客观地回顾了2016年及本届政府工作,总结成绩实事求是,查找问题精准到位,规划未来振奋人心,提出的今后五年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务实科学、令人振奋,安排2017年工作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是一份求真务实、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体现了全市人民的发展愿望,进一步增强了全市人民以百倍的热情和干劲,全面深化六项重大攻坚、持续推进“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决胜全面小康的信心。
王宏斌代表在审议时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这抓住了农村发展的根本。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他完全赞同支持。
祁林静代表在审议时说,自己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代表,切身经历了漯河的改革发展变化,是城市建设的见证者、实践者和受益者。可以说,本届政府在城市建设、攻坚发展、民生实事办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了“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的要求。把群众的事放在更加长远、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最好的民生实事。
赵建钊代表在审议时说,只有产业发展了,财政收入充盈了,才能更好地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我市产业转型升级走在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2%,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这反映了我市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建议进一步加大科技和装备制造业发展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赵建生代表在审议时建议,要发挥漯河“两河”绕城的优势,大力加快生态绿城建设;要全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既要重视招引外来企业,也要重视本地企业发展;要创优环境,切实解决企业办事难的问题。
张兰波代表在审议时建议,切实减轻村、镇两级的财政负担,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做好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工作,让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更加干净舒心。
又讯(记者 蒿中刚 张俊霞 张晨阳 左素莉)6月9日下午,参加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
在分组讨论时,委员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委员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客观求是、催人奋进的报告。报告对漯河过去五年发展成绩的总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内容扎实全面,特别是通过大量具体而真实的数字说明漯河发展的成绩令人信服;报告在安排今后工作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是一个立意高远、务实全面的报告。
委员们说,过去五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持续深化六项重大攻坚,“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
讨论中,委员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纷纷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市政协委员胡纪根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必须全面深化六大重大攻坚,围绕创新驱动全面深化,推动发展动力加快转换,为我们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市政协委员凌喜平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的关爱服务,培育100个巧媳妇工程示范点,进一步解决留守贫困妇女创业、就业问题,将为我市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市政协委员胡岗生说,作为长期坚守在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见证了漯河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新增中小学学位7000个,进一步缓解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使人振奋。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重视教育,重视人才,才能使我市更快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