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6月16日 星期

父亲的 文化梦


■宋守业

我的父亲是个文盲,一辈子都在做着文化梦。

父亲在世时总是对我说,我的家族从我这辈往上数五代,一直都没有出过读书人。因此,自我记事时起,我家除了存放一点逢年过节祭奠用的烧纸,就没有见过一张带有文字的纸片,更别说能有一本像样的书籍了。所以也就出现了我七岁去学校报名时,竟然不能把从一到十的数很好地数下来的事情。当学校因为我不能准确地数出十个数而拒绝我正常上学时,父亲很惭愧。

惭愧归惭愧,但父母没有放弃。为了能让我正常的上学,父亲多次去学校哀求老师,让他们收下我。还好,老师对我进行了启蒙后,发现我并不是个很笨的孩子,也就勉强收下了。也许是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也许是为了能给父母争口气,一进入学校,我在学习上就表现得很认真、很刻苦,小学一年级结束时得了张三好学生奖状。父亲很是高兴,开始做起了我家的文化梦。

父亲的文化梦,在我上小学阶段做得很顺畅,因为每年我都能给他拿回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可到我要上初中时却碰到了一个坎——那个时候,上初中、高中实行推荐制,这让一无背景、二无钱财的父亲作了难。母亲曾经对父亲说:“上个初中就这么难,看来咱孩上高中、上大学就不用想了。”不曾想,性格一向不那么强硬的父亲在文化梦的促动下,竟然说出了这么一句话:“不说那么远,走一步算一步,说不定以后上学不再时兴推荐呢!”母亲马上回敬他说“你就做梦吧”。可父亲却坚决地说:“时局总不会这样的,只要咱孩儿好好学习,总会有出路的。”父亲的话应验了,到我要上高中时,国家的教育制度变了,不再实行推荐办法,而是改为考试升学制度。这样一来,父亲很是来劲,他的文化梦竟然越做越大起来。有一天他对我说:“孩儿,国家政策这么好,你要好好上学,说不定咱家还真能出个大学生呢。”

后来,乘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春风,我顺利地升入了高中。两年后,就参加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但是没考上。当时我很沮丧,再加上家庭经济困难,我曾经不想再上学了。然而,父母却没泄劲儿,而是一再鼓励我说:“没事,只要好好学,你一定会考上的,只要你愿意上学,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定会供养你的。”听了父亲的话,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后来,在一位恩师的带领下,我走进了离家六十多里的一所高中开始了复读。从那时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弯腰驼背的瘦小老头,或拉着装了几袋粮食的架子车,或背着馍袋子站在学校门口,等候自己的儿子接应。父子相见后,话语不多,只是当父亲的脸上尽量装出菊花般的笑容,当儿子的脸上也尽量装出轻松的表情,但各自心里都有一份沉重。

1983年的8月,我终于考上了大学,当然,也圆了父亲的文化梦——我的家族在经历了五代文盲史之后,走出了第一位大学生。后来,有人多次问父亲高兴不?他总是很认真地答道:“这得感谢党,感谢国家。”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