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张书记的帮助,就没有俺今天的好日子,张书记对我的恩情,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我们村的党支部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提起自己的帮扶人村党支部书记张士兴,今年48岁的刘文民泣不成声。
刘文民是舞阳县辛安镇刘庄村村民,5年前因为赌博,输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外债8万多元。村党支部书记张士兴了解他家的情况后,多次到他家里做思想工作,村里按程序把刘文民确定为村里的贫困户。张士兴安排他和妻子到村里合作社上班。刘文民痛改前非,和妻子一起靠着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不仅把合作社管理得井井有条,还彻底还清了外债,在2015年光荣脱贫。现在,刘文民家里盖起了四间宽敞明亮的平房,洗衣机、空调、电冰箱等电器一应俱全,家里还有10多万元的存款,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
据了解,刘庄村辖3个自然村、5个村民组,共有1227口人,党员41名,是2013年建档立卡的省级贫困村,共有贫困142户558 人。近年来,刘庄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以加强基层党建为重点,以推动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突破口,团结带领全村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2015年年底,刘庄村全部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全村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刘庄村也先后荣获“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省级文明村、“市廉政文化建设先进村”、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市“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等20多项省市县荣誉称号。
拓展增收渠道
加快脱贫步伐
刘庄村党支部多方筹资100多万元,高标准建成2层14间村委办公楼、110人规模农民学校和5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齐电视、电脑、桌椅等办公设施,安装健身器材20多套。支部注重激发党员干部新活力,健全完善“三会一课”等规章制度,坚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打造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带头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硬队伍。
为改善村里基础条件和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村党支部多方筹资150多万元新修水泥路2.5千米,连通三个自然村,实现了户户通。组织成立农民种植合作社,让贫困村民拿土地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让一部分贫困村民脱离土地通过培训组织村民外出务工经商。合作社在村党支部的精心管理下,现发展优质苗木花卉基地500亩,高效优质粮基地1100亩,年纯收入40万元,群众每亩年分红1000元左右。为方便村里儿童就近入学,村党支部多方筹资投资100多万元建起占地4000平方米、规模300人的爱心双语幼儿园,建成了村卫生室和超市。同时,先后创办和招引隆兴免烧砖厂和中天粮食加工项目,安排村里贫困户和农村剩余劳动力150多名,与海南客商合作投资德立生态园项目,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有力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让群众生活在花园中
村支部带领干部群众,多方筹措资金450万元,整理坑塘,清理柴草、垃圾,拆除残垣危房、开挖土方,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共栽植各类绿化树1.5万余株,栽植玫瑰、牡丹等花卉近万棵。村支部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成立了环卫队伍,按照“户分类,组收集,村中转”的模式派专人定时清运。每名党员和一位村民代表分包10户农户,负责监督检查。
全村劲吹文明新风
刘庄村党支部筹集资金建起了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及文化活动广场,同时,精心培育全民守礼示范点,在全村扎实开展了“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的评选。坚持典型引路和惩戒监督并重,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整体联动。村党支部以“道德讲堂”为载体,完善道德教育机制,坚持每月开展一次“道德讲堂”,并通过组织党员、群众代表收看历代先贤的先进事迹,开展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促使邻里和睦相处,村民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刘庄村贫困群众不仅实现了全体脱贫,还共同致富奔小康,到去年年底全村实现年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辛安镇党委书记宋海林说,刘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坚强堡垒的作用,带领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赢得了广大党员群众的信赖和支持,走出了一条“党群共建,和谐发展”的新路子,成为全镇争相学习的致富带头村。
赵明奇 胡晓慧 贾相锋 丁凤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