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法集资的利刃,刺向作为“防火墙”的保险业,消费者应该如何识别保险领域的非法集资呢?专家奉上“五大锦囊”,帮助消费者识别保险领域的非法集资。
一是要认清主体资质,看清所购买产品的发行机构是哪些机构,发现是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的,可拨打相关机构的客户电话咨询,或登录其官方网站咨询有关情况。
二是要看清销售人员身份。营销员推销非保险理财产品,多是假借保险公司名义,为了谋取自身利益,产生纠纷后往往难以兑现,建议消费者购买前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核实相关情况。
三是要注意辨别产品真伪,看清销售产品是否真实、合法,产品是否获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销售的产品是否有规范的合同文本及签章;是否出具正规的发票等交款凭据。
四是需关注收款账户。发行主体与收款机构账户应保持一致,若发现收款账户与签订合同的机构不一致,尤其是收款账户的户名为销售人员或其他个人时,应提高警惕,谨慎划款。
五是应理性看待收益。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冷静分析销售人员推销的“高额回报”投资项目,自觉抵制各种诱惑,避免上当受骗。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