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睿新
年中已至,关于房地产的各类新闻甚嚣尘上。这一轮的房地产行情,从2014年末、2015年初开始至今,在多个核心城市间呈现轮动式“疯涨”。不论是老牌一线城市京沪深广,新晋的“四小龙”厦门、合肥、南京、苏州,还是其他二线城市郑州、武汉、杭州,城区房价都在两年时间内大幅、快速上涨,上涨幅度多者超过五成,其余至少也有两三成。
“曾经有一套四环内的房子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了房价上涨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立刻买下很多套房……”在中国,关于房子以及地产商的冷笑话,你可以找到许多。
如果有座房子摆在我们的面前,你该如何选择?
据统计,在2016年,中国投资者买下了约12%的澳大利亚新屋,而这个数字在悉尼达到了20%。韩国国土海洋部上周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在韩国购买的房地产总额仅次于美国和欧洲各国。
事实上,喜欢买房的中国人并不擅长买房,在房地产市场上,买了房的人无不盼望大涨,没买的无不盼望大跌,几乎很少看到有异常冷静的市民。中国人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被动炒房。当房价直上云霄之际,很多人急不可耐地涌进楼市。2008年底,国内房地产跌声一片,部分有自主需求的人完全可以适当考虑出手买房,但是很多人认为房价还会继续跌,坚持再等。2009年初,房价上行继而上涨20%,很多人又急了,害怕自己不买就没有了,拿着钱往里砸,多花了几十万元。
买涨不买跌真是一种奇特的心理。这种扎堆心理也被开发商运用的淋漓尽致。在楼盘销售现场,越是排队购买的楼盘,问津的人反倒越多,只要听到销售人员说只剩这几套了,二期三期肯定又要涨价了,就会有很多人为抢到这最后一套房而暗自庆幸。在楼市,也许永远没有顶和底,也没有哪个人知道未来跌多少涨多少。涨就是跌的开始,而跌就是涨的前兆。
十年之间,楼市如同一场精彩的大戏。先是温州炒房团的异军突起,而后因资金链断裂被山西煤老板甩在身后……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十年之间,北上广深的房价涨幅跑赢了收入和房租。为什么一线城市的房价超越了普通人的承受范围,却依旧有人在买房?现在不买,以后疯涨了更加买不起了;即使现在当了“高位接盘侠”,十年之后再回首,当年的房价还是低谷,房子早买就是赚到。这是大多数人十年前选择买房的心路历程。
有人拿十年的光阴去换一套大城市的房子,有人用十年的光阴享受一段没有房贷的舒适人生。 买房这件事,有舍有得。你有你扛起高昂房价的勇气,我有我在小城的岁月静好,人生的选择没有对错,度过的青春都值得珍惜。买涨或买跌,每人都自有他的道理,毕竟真正的良性购房需求,从来不是以投机的心态、不是以借钱借高息去购房为基础的。
我们期盼着下一个十年,一个良性循环、理性投资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能给国人的生活带来更多有序的、优质的生活体验和发展空间!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