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7月11日 星期

城堡之外看《城堡》


■刘云鹏

卡夫卡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神秘睿智,卡夫卡的小说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生涩枯燥。他的小说情节很简单却又很杂乱没有头绪,但稍微看了几段之后,你就会不可自拔地产生一种继续读下去的冲动,尽管依然是生涩枯燥,但是这种莫名其妙的冲动,激励着你将这种枯燥继续下去。

卡夫卡的作品之所以有如此的魅力,就在于他所描写的是人们普遍拥有的真实的人生体验和感受,是一种和我们每天的生活思绪紧密相连的体验。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西方小说的原因所在,在那里我可以看到我的存在,作为一个凡人的真实存在。

《城堡》作为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几乎融合了卡夫卡作品的一切特点:情节简单无序,意义复杂多变,基调昏昏不定。据说《城堡》是世界上最为难懂的一部小说,正如法国人评价《追忆似水年华》一样,绝大部分法国人认为,它是有史以来世上最好的一部小说。《城堡》确实难懂,因为“城堡”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存在,对它的理解也就因此显得扑朔迷离和漂移不定。作为一个外乡人,K想要去城堡,我们无从知道,K是为了一个什么样的目的,但是它必须去城堡,他甚至为此而利用弗丽达的爱情。但是很可惜,村子里的所有人,都不愿意告诉K城堡的所在。天气晴朗时,他似乎看得见城堡,但是他却永远走不到尽头,一切都在眼前,他却永远无法到达。

城堡是可望不可即的,这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某种揭示。我们会在突然的某个瞬间,无法确定我们自身的所在,甚至怀疑我们的真实存在。像米兰·昆德拉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好像“生活在别处”。

其实人生所有的困境,归根结底都源自于选择的困境,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当你面对一件不知道怎样开始,但又不忍心结束的事情时,你会选择什么?继续追求还是放弃?其实选择任何一个,都不困难,难的是你处于二者之间的尴尬处境和矛盾的思想斗争。它无声无力,却让你感到喘不过气,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无物之阵”。在你不想做出选择的时候,逼迫着你去选择,就是这样的一种困惑。虽然K已经慢慢地取得了人们的信任,甚至开始有人认为他就是“土地测量员”,但是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解不开的死结:他是城堡之外的人,他不该进入城堡的,他也不能进入城堡。所以每个人都不愿意帮他去城堡,只要一提到城堡,大家就会不悦。就是这样的一种困惑,大家都心照不宣,“城堡”成为所有人都闭口不谈的“雷区”,怎么样都可以,只要不谈城堡的事。在村子里,K显得十分尴尬,人们对他微笑,但是在内心深处却是对他的不信任和警惕,人们总觉得他不会放弃去城堡,而如果他这样做,那他就是敌人。

人们似乎是在有意隐瞒什么,是想保护城堡的神圣,还是要掩盖城堡的昏暗?K想到达光明之地,或者是要揭开黑幕,都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在村子里徘徊,他无法解释村民们的善恶,他也分辨不了自己选择的对错。城堡该不该去?到底有没有城堡?他还能不能到达?

但是卡夫卡的作品,有的不全是这种困惑,还有一种独特的幽默。卡夫卡的幽默是一种对于生活本身的接受,无奈或者欣喜地接受;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恐惧的或者绝望的体验。

不可否认的是,卡夫卡轻松诙谐的笔触,也在传达着一种豁达,一种老庄式的胸怀,不似林语堂那般安然,也不像鲁迅那样犀利,这是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豁达胸怀。

城堡的不可抵达,给人带来的是某种绝望的讯息,在一定意义上,这种绝望又是一种夹杂着希望的绝望。《城堡》似乎在传达着这样一个理念:绝望,正与希望相同,它激励着我们不断产生新的希望,正如K对城堡的期望。鲁迅先生也说:“绝望之为虚妄,正如希望相同。”由此,可以窥见希望与绝望的惊人相似。

当代学者林贤治在《一个人的爱与死》里这样比较鲁迅与卡夫卡:“卡夫卡只有天堂,没有路;鲁迅只有路,没有天堂。”是的,卡夫卡只有梦幻中的城堡,他也像K一样,找不到通往城堡的路;鲁迅先生只相信“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他只相信一步步地跋涉,有路就行。

散文家斯妤说,生活,就是无尽期的整理,无尽期的凌乱,无尽期的期待。这大概也就是生活的本真面目吧!

也许,卡夫卡正是想通过“城堡”这个意向告诉我们:尽管生活有时候会让我们感觉到绝望,但是我们必须每天都有新的希望,因为我们必须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就像小说中的K一样,他觉着有一天他也许能进得去城堡,哪怕为此需要付出整理、凌乱、期待的代价。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