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复航工程启动以来,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开辟绿色通道,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政策支持,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抢抓进度。按照规划,漯河复航工程包括漯河港工程和航道工程,总投资3.85亿元,占地面积522.3亩,设计年吞吐量460万吨,包括11个500吨级泊位(一期建设9个泊位,分别为集装箱泊位1个、件杂货泊位2个、散货泊位6个)。后方陆域部分建设散货堆场5.1万平方米、仓库2.4万平方米、船员服务中心和宿舍楼1.5万平方米。航道工程按四级航道标准设计,可通行500吨级船舶。
截至目前,漯河港工程和航道工程已经建设完成,待蓄水后即可实现通航。
水旱码头 盛景再现
原漯河港作为曾经的全省最大的内河港口,也是截至目前沙河上游的始发港口、省内唯一具有集装箱装卸功能的内河码头,年货物吞吐运输能力高达460万吨。在运营之初,进港货物主要是为一些加工企业运输原材料,如长葛大周进口的红土镍矿、银鸽集团的进口废纸、临颍天冠的进口木薯等;出港货物主要是平顶山的焦炭和漯河周边的小麦、玉米以及建材等。
新漯河港的建成将从多方面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对促进沙颍河水资源综合利用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漯河港可作为游船和未来水上公交巴士的停靠点,兼具旅游、商业等多重属性。届时,“水旱码头”将重返历史舞台,再现当年繁华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