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7月19日 星期

心脑血管病患者夏季需注意


夏季,心脑血管疾病易高发。专家建议,心脑血管患者需做到以下几件事:

1.随时摸脉搏。观察脉搏跳动是否正常,尤其在感到头晕、乏力、胸闷、心悸等身体不适时。正常情况下,人的静息心率为70~80次/分钟,跳动应均匀,节律一致。

2.不要猛回头。颈动脉狭窄、斑块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原因。一旦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受刺激”脱落,会给心脑血管带来重创,引发心梗、脑梗,甚至威胁生命。夏季,人体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度高的情况。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要有“猛回头”的动作,以免意外发生。

3.温差别太大。温差的骤然变化,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当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时,室内最好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与室外温差以8℃为宜。隔几个小时要开窗通风换气,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4.饮食别太油。吃得太油和太咸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不利心脑血管健康。夏季饮食宜清淡,日常饮食多以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为主,还要经常吃些瘦肉、鱼肉,保证蛋白质摄入。同时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大排档、冷饮,以免发生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5.晨练别太早。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死发生在上午4点~10点,这段时间被业内称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建议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应尽量避开这个时段锻炼。

6.保证水充足。夏季,身体水分会被大量蒸发,如果未及时补充,就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极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每天喝水量不少于2000~2500毫升,晚上睡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

最后,专家特别提醒,天热易使人心情烦躁,而坏情绪也是心脑血管发病的高危因素。所以,夏季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并保持良好的情绪。

健康教育所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