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提前学习,避免“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五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岁至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让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去记忆汉字,背出一百以内的加法,他虽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孩子想象力的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某小学王老师说。
一项研究表明,在学前班认识较多汉字的孩子,一年级的语文会领先其他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级,水平就与其他孩子持平了。再以画画为例,8岁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视角观察临摹。在这之前,孩子画画只是直觉思维的自我表达。
幼教专家说,现在很多孩子三岁开始学轮滑,其实孩子的骨骼并没有发育好,轮滑会伤害到身体。太早学芭蕾也是一样,对孩子的骨膜等都是挑战。
“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太早、太急,家长反而把孩子的兴趣扼杀了。”某小学校长高军玉讲了一个学生的亲身经历,“这个孩子来报名的时候,问我,你们学校要不要学奥数的,我说不学。她拍着手说太好了,我听到奥数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师发现她的数学天分,开始让她接触奥数,最后这个孩子对奥数非常着迷,还拿到了大奖。”
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我们的功利心不断地膨胀,总是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你完成。因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要超过你;看到邻居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你就忙着给孩子报奥数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你又开始忙找老师给孩子补习。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独自面对社会的人,然后再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更多贡献。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