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志凌
筑好梧桐树,自引凤凰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优化,事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快慢,事关能否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提出的“四张牌”要求,打好基础能力建设牌,培育发展新优势。
坚持生态立市
生态环境是关系居民生活安全的重大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见证,是体现城市文明的重要指标,用什么样的理念建设城市,是决定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解决我市城乡生态环境污染、高排放、脏乱差等问题,实现“一区两城一中心”战略升级,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满意度,就要坚持生态立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求,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提升。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重点,持续推进绿色发展。要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子,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要求,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道路。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持续推动我市生态环境整治,为子孙后代生态宜居和城市发展奠定基础、预留空间。
紧抓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市先后获得了国务院、各部委和省政府授予的先进称号和荣誉,又刚刚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成功,一系列的成绩,为我市城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我市干群应以此为契机,按照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确保再上‘两个大台阶’、四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要求,撸起袖子加油干。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对照国家创建标准,持续推进场馆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道德素质,兑现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郑重承诺。加快“城市双修”全国试点的落实,持续推动我市的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为城市增色添彩。要主动对接河南发展战略。近年来,我省共有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区五大国家发展战略落地,河南发展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主动对接河南发展战略,加快完善我市产业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发展。要加快豫中南中心城市建设。今年,省委明确了我市为豫中南中心城市,我们应发挥中原之中的区位交通优势,以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加快资源优化整合,发展壮大冷链、粮食、汽贸、家电、电商速递五大特色物流,打造我市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定位;持续发挥“双十字”铁路、高铁交通优势,提升辐射周边交通能力;加快漯河港的建设,推动我市内河航运发展;推进郑漯城际铁路建设,加强与航空港区的联动联运等。
培育发展优势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能力建设、新型城镇化”这“四张牌”相互贯通、统筹兼顾,产业结构升级是重要基础、创新驱动是根本动力、新型城镇化是有效途径、基础能力建设是必要条件。培育我市发展新优势,要围绕“水”字做文章,大力优化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漯河水资源优势,建设中原水城、生态绿城;积极推动“一带两河、五脉十湖”生态水系规划的实施,不断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建设品牌城市、品位城市、品质城市,提升中国食品名城、中部地区生态宜居城市的影响力,为我市人文居住、招商引资、旅游产业发展等综合竞争力提升提供战略支撑。要坚持食品工业支撑,深挖食品行业产业链。以绿色安全、知名品牌为引领,推动食品产业融合发展,重点依托双汇集团等龙头企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临颍休闲食品基地等平台,实施一批产业升级项目。注重发掘食品行业配套工业、食品加工设备制造、食品物流等产业,培育我市“中国食品名城”的生产、商贸、供应链和配套工业发展集散地效应,打造全国食品交易中心。要拥抱“互联网+”发展,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前沿性、基础性产业,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我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生态宜居、环境秀美,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特色鲜明,地质结构稳定、电力供应充沛,为建设区域性大数据中心提供了良好基础。要大力加强信息设施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技术支撑作用发挥,推动东城产业集聚区、阿里巴巴·漯河产业带发展迈向新阶段,不断鼓励创新“互联网+”新型产业发展,扩大电子商务贸易规模、增加信息产业产值。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推动信息便民服务等,为漯河融入未来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