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理应在人民的监督之下运行。市委书记马正跃,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杨骁等市领导多次到基层调研,考察推进情况,并就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出批示。
不忘初心,多谋民生之利;牢记使命,多解民生之忧。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阳光漯河”建设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9月4日,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编办)承诺,即日起,市直各部门753项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全部接入市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其中623项实现网上受理。同时,逐项明确事项名称、实施机关、事项类别、设立依据、申报材料、办理程序、收费标准、法定期限、承诺期限、办理地点、咨询电话等,推进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压缩自由裁量空间,从而实现政务更加公开透明、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郾城更需努力
从最初的“阳光三权”到“阳光郾城”,再到今天的“阳光漯河”,实践证明,“阳光三权”体系建设是一项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经验性工作,是具有普世性的创新实践。在当前的“阳光漯河”建设中,市委、市政府明确把全面推广“阳光三权”体系建设经验作为推进“阳光漯河”建设的“三大主要任务”之首。
这是市委、市政府在更高的层面对“阳光郾城”提出的更高要求。“阳光漯河”来源于“阳光三权”,这是郾城的骄傲;但郾城并不敢居功自傲,而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而是进一步总结“阳光三权”的成功经验,统筹整合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各方力量,围绕实施“四大建设”、打造“一大平台”、健全“一大体系”,大胆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力争在“阳光漯河”建设中,不断开拓探索,总结经验,成为“阳光漯河”建设先进县区。
面对“阳光漯河”建设的新形势,面对兄弟县区的比争赶超,郾城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董晓凤坦言:我区“阳光三权”建设先行一步,蹚出了一条治理农村基层腐败的新路子,但各地兄弟单位也都在下大力气践行党的宗旨,强化为民理念,他们的做法进一步丰富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内涵,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这就督促我们为民要创新思路,站位高远,不断总结和提升,研究、破解“阳光郾城”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因民之利而导之,顺民之意而能之。”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真正做到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一切权力服务于人民,在“阳光漯河”建设中,争当先进,勇做排头兵。张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