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俊霞)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以来,全市105个技术改造项目已完成投资30多亿元,一批新的技术改造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这是我市促进传统产业开展技术改造的有效举措。近年来,面对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我市坚持提升存量与扩大增量相结合,改造传统动能与培育新动能相协调,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促进传统产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实施技改“双百”工程。今年,我市以食品、化工、机械、造纸、皮革制革等传统产业为重点,围绕质量品牌、“两化”融合、绿色制造等方向,支持重点企业通过技改创新发展。河南喜徕登集成家居公司年产1500套实木家居生产基地等16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积极推进“退二进三”工作,支持“两高”企业转型发展;对困难企业、亏损企业实施一企一策脱困改造和扭亏增盈。发改、科技、商务等部门涉企政策性资金向重点企业倾斜和集中投放,支持企业通过创新焕发新的活力。
二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制订了重点行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分业施策,力求实效。工信、发改、科技等部门通力合作,支持企业建设完善研发中心。以绿色安全、知名品牌为引领,重点发展双汇集团肉类精深加工及配套产业,坚持拉长链条、完善配套,充分发挥双汇、可口可乐、嘉吉、旺旺、华冠养元等品牌的示范带动效应,加快中国食品百强工业园、临颍休闲食品产业基地建设,推动食品产业高端化发展。引导舞阳盐化工企业、召陵区钛化工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向下游相关产业延伸发展,做大做强化工产业。紧紧围绕新兴产业链条,着力建设医药器械、电子信息两大百亿产业集群,打造我市新兴产业生产基地。
三是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大优质项目招引力度。以企业为载体,引进与重组相结合,谋划优势项目,重点面向京津沪、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开展各项承接活动,优化升级我市工业,亿通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等一批项目实现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