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2月7日 星期

竹影摇曳

国画 张玲 作

■李 季

我出生和长大的村子,叫东竹园,家家翠竹环绕,日日竹影相伴。不知祖上何时迁居于此,我猜想选定此处的那位先人应该是“竹林七贤”那类的文人雅士,慕竹之气节,爱竹之清幽,于是结庐而居,繁衍生息,后人由半耕半读到远离书卷,最终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用勤劳的双手经营着几亩田地和一种竹林般清静的生活。

竹子青翠挺拔、心虚节坚、坚忍不拔、凌霜傲雪、四时长茂,自古就有“君子”的美誉。竹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竹子的身影摇曳在中国最早的诗歌《弹歌》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先民伐竹为弓,追逐猎物,奔跑在莽莽山野,多么欢快明亮而充满勃勃生机的狩猎图。《诗经·卫风·淇奥》首次把竹子作为君子的象征,“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见,中国以竹喻人的传统由来已久。历朝历代咏竹的诗篇数不胜数,孟浩然“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写竹之幽静;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写竹之坚韧;钱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写竹之美丽。苏东坡更干脆,直接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对竹子的热爱毫不掩饰。

我相信竹子是有灵魂的,古代使节出使时手持的节杖,就是竹子做的,时时提醒出使之人要像竹子一样守住气节。苏武出使匈奴,被囚于北海,罚为牧羊奴,节杖白天握在手里,夜晚放在枕边,十九年,节杖上的毛都掉完了,只剩下一根竹棍伴他返回中原。十九年的风霜雪雨,化为民族气节,凝聚在那根细细的竹子上。

竹子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功不可没。我们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钟鼎上,因为材料的局限,掌握文字的只有上层社会的极少数人。竹简的出现把文字从社会最上层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文字第一次以浩大的声势,走向大众,走向民间,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从战国至魏晋,从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黄金期到西汉、东汉时代汉文化的形成,竹简对文化的传播、传承至关重要。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素有“竹子王国”之称。作为文化载体,竹的精神渗透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作为物质资源,竹子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苏东坡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我成长的村子东竹园,各种赖以生存的劳动用具、生活用品都离不开竹子……就连竹叶都可以治病,抽一些刚生出还未舒卷开的新竹叶熬水喝,可以治口舌生疮、牙痛。谁家办喜事,也必定要折些竹枝缠上红纸、粘上红纸花,插在门口的房檐上,称之为“喜花”。

东竹园的衣食住行,都和竹子息息相关。多年来,我们唯一的乐器,是竹笛。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乐器制作材料,传统乐器中常用竹代表管乐,用“丝竹”代称音乐。溶溶月色下,一缕笛音由远古飘来,至今也未断绝,未来也不会断绝。

文人喜欢写竹,画家喜欢画竹,我的书房里就挂着一幅墨竹,老家门前的那些竹子也经常摇曳在我的心头,提醒我要做一个竹子一样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