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

冬日里的温暖聚会
■本版文字均为本报记者左素莉撰写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胡鸿丽拍摄
参加读书会的部分成员合影。
【单占生,三毛部落联合创办人、理事,诗人、评论家。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河南当代文学学会会长,著名诗歌理论评论家。曾任河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郑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李玉梅:三毛部落发起人、联合创办人、理事、三毛部落网络平台总编辑、画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李啸:三毛部落联合创办人、理事、轮值主编、副社长。《大河报·茶坊》文艺副刊主任编辑。省作协理事,省网络文学学会副会长,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
【萍子:本名张爱萍,三毛部落联合创办人、理事、轮值主编,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诗歌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省直文联副主席,省文学院专业作家】
【青青:本名王晓平,三毛部落联合创办人、理事、轮值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三门峡记者站站长】
【三毛部落联合创办人、理事。省作协理事、《河南日报·中原风》文艺副刊主编】

12月23日。冬至第二天。蓝天和大地之间,一片片阳光在飞翔,时而在枝头停栖,时而于眼睫上起舞。

由三毛部落和漯河日报社水韵沙澧读书会联合举办的三毛部落读者见面会暨《时光是个老东西》新书分享会现场,“三毛部落”网络文学平台的六位河南省文学艺术家来漯,与漯河广大读者见面。这场聚会因阳光弥漫而更加温暖。

三毛部落网络文学平台是河南省文学界11位专业人士精心打造的一个刊发原创纯文学作品的公众平台。《时光是个老东西》这本书,是三毛部落网络文学平台《三毛部落文丛》的首卷,收集的是2015年三毛部落网络文学平台刊发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以“乡愁”为创作主题,从不同视角、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地域,展现了乡愁的全部含义。本书作者大部分为国内知名的专业作家,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叙事抒情皆由心生,是一部全面记述乡愁的高品质散文集。

三毛部落联合创办人、理事,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河南日报·中原风》文艺副刊主编、中原风读书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冻凤秋担任特邀主持人。她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回到家乡,特别感动、特别开心、特别温暖、特别放松,就像回到家一样。与我尊重喜爱的师长、朋友、我们三毛部落的老师们一起回来,我觉得特别有意义。他们在诗歌、散文、绘画等领域都非常出色,都是当前河南文学艺术界的翘楚。这群人有共通的血脉,就是对于文学纯粹性的追求,内心都有诗意的涌动。他们为大家分享各自的人生经历和读书写作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单占生—— 中国诗人如果能够进行自我反省,多关注人类和民族命运,可能会有更好的作品出现

谈到碎片化阅读,单占生说,现在,除了书出得多,人们还可以通过手机、网络、报纸等获取知识,面对知识的碎片怎么办?选择你需要的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把“碎片”集中起来,把选择的东西集腋成裘,就能取得成功。

单占生说,考上大学之前,要补短板,考上大学后,为了促进个性成长、专业成长,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接长板,而不是补短板。

单占生说,从1949年到1980年,涌现了许多站在时代前沿、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诗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界越来越自我化,仅仅关注个人内心世界,不深入到现实生活深处来表现时代,表现与时代有关的诗史性质的内容,没有把个人与人类、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下一步,中国诗人如果能够进行自我反省,多关注人类和民族的命运,可能会有更好的作品出现。

中国旧体诗包括诗经体、楚辞体、汉赋体、古代自由诗、格律诗、词、曲、民间小调等,形式多种多样,不懂格律不要非写格律诗。

诗歌注重语言的形式感,诗歌的形式就像庙宇,要充分利用这个庙宇,让语言超越日常语言,变得具有诗性,并达到至高至美境界就成了诗歌语言。

李玉梅——写作是自己与自己心灵的对话,绘画是对自己生命时光的拓展

李玉梅说,写作是自己与自己心灵的对话,绘画是对自己生命时光的拓展。

她从学生时代就爱好文学,到机关工作后,已开始发表文章,这么多年来,文学始终伴随着她。有些朋友说,退休后要去画画、搞摄影,她却认为,在退休前就要为自己打开一扇精神之窗。8个小时上班、两个小时加班,10小时之外是你的。正因为10小时之外有了一定积累,她现在写作出现大爆发,作品融入了她的生活轨迹,她的伤痛与苦涩,她的孤独与眼泪,所以说习作是自己与自己心灵的对话。

与书画家接触多了,审美水平提高了,过去连茶杯都不会画的李玉梅爱上了画画。生命中给她的启示,要通过文学、绘画表现出来。在动笔过程中,她发现了万物之间的节奏美、和谐美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要提笔表现出来。她画画不是为了成名成家,而是要把想画的画出来,把生命中最想表达的表达出来,给下一代留下更好的精神产品。

李 啸——语言平淡也好、华美也好,不能丢失一篇文章的思想和灵魂

李啸说,除了诗歌、小说、戏剧之外,其他文体都可以称为散文,包括见闻录、游记、杂文、评论、随笔、传记、小品文、回忆录等。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是文章的架构、文章的语言,神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灵魂。一些人认为,散文应该是华美、华丽的文章,这个观点遭到一些专家的质疑。她认为,好的散文,一定形神兼具。语言要有扎实功底是必须具备的,思想、灵魂如何在语言里体现出来,也是见写作功底的。语言平淡也好、华美也好,不能丢失一篇文章的思想和灵魂。所有经她的手推出来的文章,一定要达到形神兼具的标准,才不负轮值主编的职责,不负茶坊编辑的职责,也是对广大读者负责任。

李啸说,写纪念类、回忆类文章,也要做到形神兼具;要有纪念成分,更要有对生活的思考、顿悟;要把心胸放开阔一点,把纪念、回忆的人和事放在大自然里、大人生里、大社会里审视,灵魂和思想就出来了。

萍子——人生是一场寂寞的旅行,没有办法回头,诗歌是对生命的拯救

大一那年暑假,萍子的大学女同学邀请她到南阳南召县登山。从小生活在平原,觉得熟悉的庄稼地就很美,开始登山,眼前展现出一个非常开阔的世界,让她充分感受到了远方之美、大自然之美。加上接触到的人都对她很热情,让她感受到了人性之美。这次到山里旅行打开了她张望远方的空间,她开始越走越远,离家乡越来越远,当她与家乡拉开距离的时候,更感受到家乡的美,再与家乡的人、家乡的故事交织在一起,促成了诗歌的诞生。从此,她开始写诗。

萍子说,人生是一场寂寞的旅行,没有办法回头,诗歌是对生命的拯救。写诗是为了让唯一能浇灌内心的泉水继续流淌,诗歌要发自内心、发乎自然,泉水非常清澈又富含多种营养,滋养着我们的灵魂,把诗歌比作泉水很贴切。她从内心感恩诗歌,感恩给予她诗歌的故乡、土地、亲人、朋友、大自然,走得越远,最后越想回来,最终回到内心。面对自我时,内心有一股清泉,诗歌的清泉,能够滋润他人的心灵,带给他们美好的感受,是人生中可以感到欣慰的事情。

青青——要让有限的生命爆发出亮光,不妨多读书多行走,在读书和行走中找到心灵的方向

一位老师这样评价青青的作品,说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记者的行走与文字交相辉映。

青青说,唐诗是在行走中产生的诗歌,有两个人可以佐证她的观点。李白一生都在名山大川中游走,杜甫在行走中筑就诗歌的高峰。作家三毛也是把行走与文学、生命融为一体的作家。青青的两本书被定为行走文学:一本《落红记》,是为现代文学史上天才女作家萧红写的传记,为了写这本传记,她把萧红走过的城市都走了一遍,因此这本传记不是一般的传记,她把自己放进去了,通过行走,她的灵魂与萧红接通了;写另外一本书《访寺记》,她走了100多个寺院,写了47个寺院。生命有限,在时间的荒野上仅仅是一瞬间,要让有限的生命爆发出亮光,不妨多读书多行走,在读书和行走中找到心灵的方向。

冻凤秋——相遇,是我们的缘分

冻凤秋说:“三毛部落第一次走出郑州,到地市举办分享会,第一站来到漯河,现场的读者有100名,是很圆满的数字,相遇,是我们的缘分,感谢大家的聆听。”

参加三毛部落读者见面会暨《时光是个老东西》新书分享会的漯河读者表示,与我省文学艺术界的几位老师近距离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真诚分享,深受启发,更被他们诚恳谦虚的人格魅力所打动,会永远记得这场温暖的聚会,这将是人生中美好的遇见,因为遇见他们,我们在文学创作路上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我们的生命也会绽放得更加多姿多彩。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