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下午,国际视野下的好彩头文化研讨会在我市举行,来漯参加三毛部落读者见面会暨《时光是个老东西》新书分享会的六位我省文学艺术大家与中共中央党校国内访问学者、市政协原副主席曹代颖及本土知名作家、新锐作家聚集一堂,为顺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升好彩头企业的文化张力、打造丰盛的好彩头文化盛宴建言献策,推动思想、文化、技术、产业行稳致远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升华了企业的发展境界。
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经过近十年的奋力拼搏、砥砺奋进,从一个十多个人的小加工作坊,发展到现在集生产、销售、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公司,成长为河南饮料行业的标杆企业。公司领航人翟宗伟、汪贝贝以信立身、善作善成,他们的创业故事、创业精神都为人称道。2017年,漯河日报社文艺采风团曾赴信阳息县的好彩头生产基地进行采风,并在《漯河日报》、《信阳日报》等媒体推出了一批优秀稿件,展示和提升了企业形象。
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况家国说,一流的企业管理靠文化,好的企业文化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凝聚员工的归属感,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从而使企业更好、更快、更长久发展。相信在各位文化名宿的指导和指引下,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能走出一条更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形成一种企业精神,凝聚所有人的智慧和力量,带着目标和梦想奋力前行。
单占生老师说,大企业要在国际视野下加强文化建设,小企业也要有国际视野,小企业要迅速发展,产品也要走向国际市场。提出有国际视野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有有眼界的人才。“好彩头”名称来自民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的历史土壤,要进入企业,必须转化为时尚,口味是国际味的,包装是独特有个性的,产品“颜值”要高、文化元素要融入企业精神等,企业一定要找到既懂文化又懂时尚的人才,按照既定的理念和目标去做,最终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
李玉梅老师说,企业一步步走到现在很不容易,要把产品做好,符合标准,不怕产品卖不出去,就怕没有好产品。漯河是中国食品名城,要推出高质量的产品,不能一味迎合大众口味。
萍子老师说,“好彩头”名称很有中国特色,企业短短十几年走到今天,开端不错,站位很高,走得扎实,要想走得更远,最关键的是品质。企业创出牌子,提升产品品质,才能拓展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是消费者的期待。
李啸老师说,很多企业都在谈文化,都想打造文化品牌、用文化包装企业。如何用文化包装企业是一个难题,要找到切入点。把文化做好了,才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品牌价值,助力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青青老师说,要开发系列产品,开发适合不同对象的产品,尤其要对准主要消费群体——年轻人开发产品。要加强对青春文化、青年人心理研究,营销部门要有专人做这些事情。相信有文化情怀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冻凤秋老师说,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从这天开始,白天越来越长,我们见到的光明越来越多,在冬至之始召开此次研讨会,大吉大利,对企业来说,是个好兆头。企业要集聚更多文化人士,与漯河贾湖文化、许慎文化相结合,做出很多好文章,使企业给更多人留下深刻印象。
市政府办公室纪检组长张伟民说,放眼国际视野是时代的需要,也顺应了中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的大趋势,其中文化引领将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赢得信任、争得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组织研讨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需要,需要久久为功,同时,办好研讨会,推进企业发展是应尽职责,是做人从政的要义。
本土知名作家、市委老干部局原副局长张德贞老师说,什么是企业文化?要在观念上求善、品质上求高、精神上求强、策略上求新。企业文化分为企业环境、企业价值观、企业英雄、企业伦理四个部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使企业对内有魄力,对外有影响力。
本土知名作家、市人事局原副局长乔保国老师说,我很赞赏“好彩头”这个名称,与地域不一定有关,但与广大经销商和消费者密切相关;易懂好记,看一眼就过目难忘;具有丰富的话题延展性。翟宗伟、汪贝贝这样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有志青年,他们创办的好彩头企业,一定会创出辉煌。
曙光医疗器械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庆中老师说,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树企立企、兴企旺企的行为准则,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要有自觉主动打造企业文化,营造讲诚信、有商德的干事创业氛围,虚实结合,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剑说,一个企业把发展战略转化为具有实际效能的执行力、文化软实力,以及能够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的用人机制等,都是规避风险,赢得运气、赢得机遇的重要因素。
知名作家、雨果酒行经理李季老师说,公司的战略定位是“中国好彩头、中国好饮料”,这个“好”首先是产品好,然后在好的营销理念的引领下,才能走向市场。世界果园系列产品的上市,也表明了公司进军全球市场的决心和信心。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大板块,要把这三大板块整合为完美的一体,就有了进军国际市场的超能力。
知名作家、市档案馆研究馆员蔡慧娟说,领导者带领团队怀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不断进取,不断创新,走向世界,让全世界为之喝彩,才是“好彩头”的含义。如何才能让全世界为之喝彩?企业要有文化载体、产品要符合国际口味、把我们的好东西带出去等。企业要放眼世界、不断超越自己,坚持文化自信、贯彻企业理念,才能走进国际视野。
中央党校国内访问学者、市政协原副主席曹代颖说,河南文化名人和漯河各位作家将国际视野与文化结合起来,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很好的创意,为“好彩头”文化增添了色彩。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文化的使命就是深埋地下,为大树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的根。营养充足了,大树才会结出饱满的果实,我们这个社会,才能共享这份甘甜。对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本身就是一件积德积福之事。相信“好彩头”食品在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推动下,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越来越响亮。
曾莅漯做客中原大讲堂·沙澧讲堂讲学的武汉知名作家叶倾城、陕西文学院专业作家周瑄璞、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乔叶、洛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彦卿,也分别撰文,就“好彩头”三个字从文化、文学的角度进行了独到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