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临颍县国家税务局以执法更透明、税户更满意为目标,主动作为,推行税务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一单告知事前公示内容,创新事中公示拓展事中、事后公示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
梳理+告知
一单公示税收执法事项
以让纳税人全面掌握税收执法过程为目标,对内厘权,梳理全部税收执法要素,对外明权,详细告知纳税人全部税收执法信息。
对内厘权,做到“四个清楚”。执法主体清。开展执法人员普查,编制执法人员目录库,做到执法岗位、人员身份、执法资格、执法证件四统一。建立执法人员管理制度,根据情况变化动态调整执法人员目录库。执法依据清。成立项目组,确立“法规部门主导,其他部门配合,全局人员参与、公职律师审核”的运转机制,收集、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制订了执法事项清单和权力清单,确保依法依规行使权力。执法程序清。根据税收执法权力清单目录,制订了25项权力事项运行流程图,编制符合县情的税务执法业务规范。制订纳税人权利事项流程图,清晰呈现该事项办理所需的步骤,让涉税业务有“明白账”,让办税流程有“路线图”。执法职责清。结合执法权力清单,制订各部门的责任清单,明确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制订执法行为管理办法,定期分析社会公众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及履职状况的监督反馈情况,及时启动内部责任追究程序。
对外明权,做到“一单告知”。在告知途径上,凝聚各方合力,建立以税务网站为主体,构建可互动、多渠道、多方式的执法公示载体,畅通纳税人及时、准确和全面地查阅执法公示信息的渠道。同时,开播“说文解税”直播栏目,定期直播税收执法事项。在告知内容,全面告知涉及公共利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执法主体、依据、权限和程序等税务执法信息。
记录+平台
随时可查税收执法进程
注重税收执法实施的过程监控和执法结果审核公示,从严规范事中公示,让纳税人随时可查执法过程。
在执法过程中,全程记录。全程记录执法过程并时时归档,对涵盖执法文书送达、现场勘验等执法活动实行过程留痕,定期抽查通报和主动公开。
在执法公示上,实时公开。着力公示平台建设,“税政”联合,在政府门户网站和税务网站,开辟“税务行政执法公示”模块,将税务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依据等涉税事项全面、持续向社会公众传递。同时,积极探索其它公示渠道,与通信部门合作,开通税务行政执法公示“手机报”业务,“短平快”地迅速向纳税人、税收执法主体等群体发送,月发送量达到4000余条;开展税务行政执法公示“进企业”活动,接受企业监督;探索税务行政执法公示“国税、地税合作”,开展执法依据公示、行政处罚结果公示、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公示等执法公示事项。
反馈+总结
问题导向提升执法水平
及时收集社会公众对执法公示的建议,定期总结试点工作推进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倒逼提升执法水平。
针对结果公示不准问题,完善公示管理机制。健全执法结果公示管理机制,制订执法事后公示信息采集、审核、发布、纠错、存档的流程和标准,实施台帐管理工作法,做到执法事前有备案、事中有记录、事后有反馈,7个工作日内全面公开执法结果。建立主动反馈纠错机制,对执法结果公示实行双重审核把关机制,即:公职律师初步审核,法规部门二次审核,确保结果公示全面、准确。将公示结果事先征求行政相对人意见,对有异议的,开展双重印证,对符合政策规定的及时做好解释工作,对确实存在执法问题的及时进行纠错,确保公示结果准确无误。
针对执法标准不统一问题,建立案例指导机制。为避免公示中税收执法“同案不同罚”、“同事不同办”的现象,以执法公示的案件为基础,对内编写《税务行政执法案例指导》规范内部执法行为,对外发布税务行政执法案例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意识。
针对执法效率不高问题,拓展“双随机一公开”范围。运用信息技术,完善随机抽选程序,实现在线随机选择检查对象、随机选择执法检查人员,对随机抽查做到全程留痕,实现责任可追溯,确保执法检查公开公正。加强结果运用,对抽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加大惩处力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张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