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月16日 星期

农村党员进党校 全员培训强党性


(上接1版)把党员从家里、村里请到乡镇、县区党校学习,有效提升了培训效果。

书记走进教室讲党课。2017年,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副书记以及部分村党支部书记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重点工作,用最朴实的语言,为参训农村党员干部讲党课220余次,不仅及时传达了上级党委的工作要求,更促进了工作开展,增进了感情,实现了“双赢”。

深入红色基地纯党性。为强化基层党员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我市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教育资源,开发了临颍县南街村、市烈士陵园、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中州抗战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基地,安排学员到这些地方现场接受党性教育。

“市委组织部利用南街村红色教育资源,把南街村打造成了一个党员党性教育基地,学员们在这里听党课、唱红歌、学习‘老三篇’、在毛主席像前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区等,效果非常好。很多学员都反映坚定了信念,增强了党性,提升了素质。”临颍县南街村党委副书记王继春说。不仅在南街村,在其他各类培训班上,戴党徽温誓词、忆党史学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到党性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座谈交流学习体会等已经成为培训必需环节。

助脱贫:量身定制+

分类施教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2017年我市把抓好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针对基层党员干部人数多、分布广、情况差异大等现状,根据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心任务和脱贫攻坚总体安排,精心定制培训课程,对参训党员“分类施教”,着力提升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训课程“量身定制”。不仅设置脱贫攻坚重要阶段安排、档卡资料规范、扶贫政策、扶贫工作方法等专项课程,还设置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种植养殖项目、土地流转承包等特色课程。

参训党员“分类施教”。对有创业就业需求的贫困党员,在市、县(区)委党校举办创业就业技能提升培训班,帮助300多名农村党员提高创业致富能力。依托红色e家等流动党员党组织,抓好流动党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以培训助创业。对驻村第一书记和村级党组织书记开展脱贫攻坚精准培训,重点加强扶贫政策、现代农业、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业务知识培训,切实解决脱贫攻坚工作“怎么扶”的问题。

促发展:“请专家讲”,

“走出去学”

把优秀师资“请进来讲”。先后邀请“三农”问题专家卢水生,全国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吴树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吃亏书记”李连成,以及高校名师、学者等,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十九大政策解读、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开展专题辅导。通过培训,引导党员学先进、找差距、补短板,找准了发展路子。

让农村党员“走出去学”。组织一批基层党组织及经济发展带头人集中到杭州、苏州、武汉、青岛、上海等地,学习发达地区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服务方法,切实激发了农村党员发展的“内生动力”。目前,全市已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144名,结对帮扶群众378人,辐射带动3000多名群众增收致富,在老典型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干河陈村党委书记林东风、北徐庄村党委书记徐德全、龙堂村党委书记郭自安等一大批强村带头人的带动下,又涌现出临颍县胡桥、邢庄、樱桃郭、小师,源汇区姬崔、三里桥,舞阳县刘庄,召陵区冯庄等一批经济强村。目前全市村级集体固定资产超亿元的村有8个,年集体收入突破1000万元的村有30个、突破10万元的村有273个,2017年全市有村级集体经济的村由30%增长到46%。

重保障:“学院基地”+“师资经费”

建设两所基层干部学院。利用临颍县南街村、源汇区干河陈村的党性教育资源、经济发展优势及知名度,成立了南街村、干河陈村基层干部学院。2017年以来,在两所基层干部学院举办培训班19期,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600余人,深受学员好评。

建立4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经济发展、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党性教育、党建示范、服务群众等实践教学基地20处,并整合各类合作社、产业化示范基地资源,打造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27个,为群众致富提供实践平台。

精选50余名优秀教师。充分整合师资力量,精选党校教师、基层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本地优秀教师50余名,研发脱贫攻坚、集体经济发展、基层党建实务、政治理论、党性教育等课程,供各县区、各乡镇培训基层党员干部时按需选择。

投入数百万元培训经费。各级财政将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17年各县区共投入专项经费230余万元。市委组织部对全市乡(镇、街道)共下拨市管党费110万元,为基层培训提供经费保障。

出效果:“大合唱”奏响“最强音”

2017年全市农村党员上党校进课堂全员培训工作在基层如火如荼开展,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60余期,轮训农村党员5.1万名,实现了市、县、乡、村各级党组织教育培训“大合唱”,奏响了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服务党建工作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强音”,取得了较好成效。

为党员“补钙壮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党员党性观念不强、身份意识淡薄,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弱化等问题,党员长期受教育的机制基本形成并不断得到健全,补足了基层党员的“精神之钙”。

为组织“加力添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作用发挥不突出、“双带”能力欠缺等问题,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2017年,全市13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已全部完成整顿任务。

为群众“树标造福”。广大村级党员干部在培训后,凝心聚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党建工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目标得以有效实现。缪俊岭 赵戈菲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