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鹤琦)近日,记者深入召陵区采访,但见院企合作如火如荼,科技创新活力四射;多家企业厂房内,机器高速运转,忙碌的运输车辆在厂房之间穿梭,产品产销两旺。
这只是召陵区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工业是支撑召陵经济的脊梁,也是促增长的中坚力量。召陵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服务业兴区”的发展战略,按照“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产业集群规划,以创新为动力,抓好技改项目,强化服务保障,大力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推动召陵经济稳中向好。2017年前三季度,召陵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8.9亿元,累计增长7.9%,位列全市第二;实现销售收入365.3亿元,累计增长9.3%。
促转型,推动企业优化升级。创新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驱动力,召陵区出台《召陵区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召陵区关于实施品牌兴区的指导意见》等,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全区传统产业保持强劲势头,新兴产业不断引进发展,工业结构更趋优化。永安线路电力通信杆塔、汇利油脂精炼动物油脂等10个项目实施技术改造,2017年前11个月,全区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8亿元,增长12%,增速全市第二;前三季度,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3.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5.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5.4%。
抓骨干,强化重点企业引领示范。召陵区深入开展“十百千亿”级工程企业培育,积极培育现代产业体系,骨干企业支撑显著增强。2017年前三季度,全区26家市定“工业1351工程”企业完成销售收入77.7亿元,增长18.4%,高于规模以上企业增速10.5个百分点,对全区增长的贡献率达42.1%。尤其是世林冶金、漯效王生物、永光电力、亿博橡胶4家企业增幅较高、贡献突出。纳入“小升规”培育工程的欧洋电气等1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活力四射。
育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强大优势。经济要转型,产业来支撑。召陵区以东城产业集聚区为依托,积极推进“食品产业高端化”、“装备制造智能化”、“钛化工产业绿色化”、“战略新兴产业规模化”等产业行动计划,持续扩大产业规模,调优产业结构。目前,该区食品加工和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形势稳定,为工业指标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钛化工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受市场需求和创新发展双重驱动,发展稳中向好态势明显。2017年前三季度,(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