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甫
通讯员 刘俊洋
3年前,临颍县巨陵镇邰庄村村委办公连一个像样的板凳都没有,荒坑围村、牛羊粪便垃圾遍地,现在俨然变成了一个“花园式”村子。日前,记者在巨陵镇邰庄村看到,村委院里有凉亭小溪,荒坑变成文化广场和村民致富的荷塘,红叶石楠、樱花、石榴等花果树木蔚然成行。该村得益于连续3年投入的45万元“一事一议”资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部分村民也尝到了村庄改造的甜头。
邰庄村位于临颍县城东北10公里处,距离镇政府有3公里路程,西与固厢、北与石桥相邻,该村辖前邰、后邰、沙庄三个自然村,全村的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
“这里以前是一个2米多深的荒坑。‘一事一议’投入了10万元将荒坑填平,铺上沥青并安装了健身器材。”站在该村干净整洁的文化广场上,邰庄村党支部书记邰俊卿告诉记者,以前村里面的荒坑被村民扔的都是垃圾,现在该村依托“一事一议”资金将荒坑进行整治,还让村民承包在里面种上荷花,每年丰收的莲蓬和莲藕让部分村民尝到了致富的甜头。
记者看到,该村修建了4公里的道路,路两旁种上了红叶石楠、石榴、樱花等花果树木,还安装了80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晚上村里的老人经常来文化广场活动。“以前村里的小伙子找对象,女方一听是邰庄就说不想来,现在人家都愿意来我们村做媳妇。”邰俊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