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遵循“示范先行、分步实施、梯次推进”的原则,对干线公路沿线村、特色产业村和历史文化名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上提升档次,打造新的景观精品,形成特色,发挥示范效应。对一般村,抓好道路硬化、垃圾清理、污水处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问题的整改,保持洁净美。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来,全县共发动干群3.8万多人次,出动车辆、机械等8000多台次,清理县、乡、村三级道路1700多公里,清理陈年垃圾2000多立方米,清运秸秆等废弃物1.5万多吨,涌现出保和乡、侯集镇、章化乡等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乡镇。
该县把建设幸福乡村旅游线路作为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围绕沙河湿地公园、金河湾观光园、马湾水库、贾湖遗址、山陕会馆、北舞渡文昌明清古建筑群、城隍庙、白果古树、樊哙墓等历史古迹,初步打造完成了漯河市幸福乡村旅游2号线路,市民可自驾或乘坐城乡公交赏舞阳美景。
夯实基础 提升水平
该县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共享改革成果的民心工程,在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工程,强化辐射带动。完善公共绿地体系,加大湿地公园保护力度,高标准实施一批广场游园的升级改造工程,组织建成西城雅苑、金山柳园、沙澧风帆等一批游园,改造提升了西城森林公园和贾湖文化广场,新建街心游园20处。县城建成区绿地526.52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6.1%;公园绿地113.52公顷,人均公园绿化面积8.73平方米,初步形成了绿地布局合理、功能设施齐全、风格特色鲜明的园林景观。大力开展城乡造林绿化,全县林地面积达2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6.2%,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6.1%,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先进县”、“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省林业生态县”等称号。
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行政村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摆放规范有序,主、次干道两侧环境清洁的“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目标任务。目前,全县已建成省级示范村126个、省级达标村240个,创建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300个,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产业支撑 彰显特色
该县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结合自身优势,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乡镇,发挥聚合效应,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发挥香菇特色产业优势,着力将文峰乡打造成以香菇种植为主的田园特色小镇,将香菇产业延伸至香菇美食、香菇旅游,培育具有特色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发挥盐矿资源优势,培育发展以保健盐浴文化为代表的盐文化休闲旅游业。依托贾湖遗址公园和16万亩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加快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依托莲花镇航空飞行俱乐部和泥河洼16万亩高标准农业示范区,引入先进的农旅和低空飞行结合产业经营模式,打造集生态观光、农业休闲、乡村度假、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区。赵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