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利鹏
早上醒来,我照例先看了一眼手机。工作群里有一条未读信息,是主任昨晚上十一点钟发的:“雪大影响交通,请各位同志六点半前赶到分包路段进行清扫。”我抓紧时间穿衣、出门,赶往扫雪地点。
一出楼道,雪仍在下,雪花不算大却很稠密,西风凛冽,寒气分外逼人。看着处处银装素裹的情景,我脑海中浮现出几句古人咏雪的名句。一脚深一脚浅地走了半程,到一处红绿灯口时,因为行人渐多,雪已经被踩得很瓷实了,我一个不注意,脚底打滑,差点摔倒。走到分包路段时,已经快八点钟了。同事们挥舞着铁锹扫帚干得热火朝天,只有我住得最近,去得最晚,心里一阵惭愧,赶紧拿起工具跟上队伍。
主任身先士卒,弓着身子用铁锹在雪地中开路。他穿一件深绿色的冲锋衣,后背覆盖满了雪花,脸冻得通红,眼镜片上笼罩着一层蒙蒙雾气,看不出一点平时办公室里的儒雅形象。听同事讲,主任六点多一点就到了路段,等不及配发的扫雪工具,他从家里自带了两把铁锹。我看着前方青白相间的背影,心里很是感慨。
旁边的陈老哥彻底颠覆了沉稳大度的老大哥形象,裹着一身黑色棉袄,为了御寒,他戴了一顶从没戴过的绒线帽,显得很卡通。他也很早就到了,呼吸之间口鼻处白气蒸腾,因身体不好,腰不能久弯,主任前方开路,他就手持铁锹后面掠阵。干起活来既不疾不缓,从容高效。
还有两只“东北虎”,极其魁梧剽悍。他们俩左右开弓,四面出击,十分的野蛮,干起活来没有丝毫美感,铁锹上下翻飞,一扑一剪之间,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积雪就全没了。我定睛一看,是大林和小尹。后来我才知道,大林在沙北住,为了按时赶到,他不到五点就起床了。小尹怕坐公交车耽误事儿,骑单车狂飙而来,一对虎爪冻得通红。这俩人,连早饭都没吃呢。
再看女同志范范和素素,一个穿白羽绒服,一个穿黑大衣,不但穿得对仗,连名字都像一副对联:做志愿谁敢吃素?想偷懒才是饭桶!横批就隐藏在她们额头溢出的汗水和发丝沾染的雪片中:巾帼英雄。
小露和小芳是两位体型娇小的姑娘,她们没有抢到清扫工具。小芳眼尖,另辟蹊径找了一块硬纸板,做了个人工推雪机,工具虽简陋,效率却很高。小露嘟着嘴,可怜巴巴地一个个说好话:“你歇歇,让我扫一会儿吧。”大眼睛看似善良,其实憋着坏呢,你一不留神,工具立马就被抢走。
雪依旧再下,回头望去,我们清扫过的长长道路上又覆盖了薄薄一层。我们中途休息时。干的最多、看起来却最轻松的主任说:“这扫雪和工作,是有共同点的:一个是心态,一个是技巧。”接着,他又用铁锹震了震雪面说:“等雪凝实了,就不好铲了,抓紧干。”
雪凝实了成冰,人心凝实了成金。我们单位不大,只有十几位同事,但十几人一旦鼓足干劲儿,形成合力,再厚的积雪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