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银监会近日做出通报,陕西、河南银监局依法查处了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质押贷款案件。该案的涉案者以纯度不足的非标准黄金做质押物,骗取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90亿元贷款。为此,银监会对两地涉及该案的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罚款5250万元,并处104名责任人以金额不等的罚款。
此案发生于2016年5月,有个叫作张青民的人,他将一笔约2000万元的黄金给了潼关信合(陕西潼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做质押贷款。也就是张青民把一批黄金放在银行跟银行借了钱,后来逾期了,潼关信合就找他,张青民借打电话机会逃脱,从此杳无音信。
无奈之下,潼关信合决定处置这批质押黄金,但在处置过程中发现黄金有掺假问题,遂将此事层层上报。结合案件情况,陕西、河南银监局迅速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全面排查,发现多名外部不法人员横跨陕西、河南两省,以纯度不足的非标准黄金做质押物,骗取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90亿元贷款。该项惊天大案于是就浮出水面。
同样中招的还有一家金融单位,叫西安市长安信合(西安市长安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涉案人张青民借用了大概70多个人的身份证,同样用掺假黄金作为抵押骗贷方式,向长安信合骗贷超过14亿元。实际上,这些掺假黄金外观上和真黄金无二,很难鉴别。
于是,办案机关就发现了一家金矿企业——博源矿业。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博源矿业位于河南省灵宝市,成立于2007年4月,张淑民为董事长。张淑民是张青民的哥哥,也是博源矿业的实际控制人。在利益驱动之下,博源矿业开始了黄金掺假模式,从银行套取巨额资金。
最近几年,河南地区的银行不允许用“吊水法”(通过金融密度来检测真假)等土办法来检测黄金,并要打钻检测,所以在河南抵押难度越来越大。无奈之下,这批造假者就跑到了邻省陕西省去钻空子骗取贷款了。
事实上,此次190亿元黄金大案涉案人数之多,牵连银行数量之广,影响之大都让整个金融业震惊不已。该案暴露出上述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存在诸多缺陷,给我们带来很多反思:
首先,贷款“三查”形同虚设。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贷前调查不尽职、贷款审查不严格、贷后管理缺位,部分基层机构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如果银行在黄金抵押贷款的事前、事中、事后都有强力监管,那么涉案人员就很难得到便宜,一有违规行为马上就会停贷、严查。
其次,押品管理严重失效。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贷款质押物的检测及价值评估存在重大纰漏,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如果当时银行在检测质押黄金时就直接使用打钻检测,那么我国的银行业也不蒙受如此巨大的损失。
最后,部分银行盲目信贷扩张,对风险防范意识还不够。之前,银行业金融机构过度追求业务发展规模和速度,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不能穿透业务风险,部分机构违规开展业务审批,重要岗位未形成有效制约,内控审计作用缺失。张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