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会芹
中学语文教材中议论文篇目并不少,这些课文的政治思想性和理论知识性较强,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讲清课文的思想内容,其次要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思想内容是怎样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根据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征,我认为,中学议论文的教学要围绕提出问题(开头)、分析问题(中心段)、解决问题(结尾)的思路发展,与学生一起,讲练结合,讲清讲透。这样不仅可以领会课文的主题思想,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开头——
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古人讲“起如爆竹”。文章一开头就要把人吸引过来,这是作者与读者思想交流的第一步。从教材看,有许多经验值得学生借鉴。比如,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的开头——“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作为全文的引论,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论点,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吴晗《说谦虚》的开头,借用古代格言“谦受益 满招损”,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对中心论点作了精辟的阐释。正是因为中心论点具有正反对比的特点,也就决定了正文的论证也必须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而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开头,却是单刀直入,先挑明论敌谬说,壁垒分明地提出自己的论点,从而也为本文的论证规定了破立结合的方法。
总之,或开门见山揭示中心,从正面入题;或单刀直入,先竖“靶子”,以反面观点为突破口;或在分析、解答中引出观点;或借典故、事件、格言、名句为观点提供参照物等。这些文章虽方式方法不一,却都是范例。如此,学生便有章可循。
发展——
多层次展开主题思想
较好的文章都比较厚实。厚实,就是内容丰富,能多层次展开主题思想。文章的结构,往往体现着作者思路发展的顺序和论证的步骤。中学生作文往往结构单一、层次简单、思路不开阔。这一点教师一定要注意充分发挥教材的典范性,才能使学生掌握议论文的结构特点,从而打开思路。
1.横式结构。即并列结构。对所要议论的问题没有轻重、缓急、先后之分,而是逐一加以论述。如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一文的中心段就是采用横式结构来论述白求恩的精神的。①国际主义精神。②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人民极端热忱。③对技术精益求精。作者抓住白求恩精神的三个本质特征,逐一加以论证,揭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内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中心段三个方面的阅读和思考,白求恩的高尚品质便让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2.纵式结构。有些文章由于说理的需要,采取的是纵式结构,即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或时间、空间的顺序,或者逻辑上主次轻重的关系,来安排材料加以论证的。这种文章写起来虽然比较难,但可以培养学生深入思索的习惯,克服学生写作时浮光掠影的毛病。如陶铸的《崇高的理想》,中心段对理想问题的论述,就是运用纵式结构:①理想有社会性、阶级性。②理想的核心是世界观问题。③实现共产主义是最崇高的理想。
纵式结构还有一种类型,就是在正面论证之后,又从反面加以论证;反面论证之后,又进一步做补充论证。如韩愈的《师说》,文章开头概括了学者必有师,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后,中心部分就这样展开: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正面论证)②叹师道之不传,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反面论证)③圣人无常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进一步做补充论证)这种形式比较常见,也较前一种容易掌握。 要想让学生学会多层次、多侧面地深入分析事物,得到较为正确的结论,就必须借助范文,汲取前人的经验,训练自己的思路。学生学会了多角度的比较、多层次的分析,才能有所权衡,有所抉择,才能学会深入地理解、分析事理。
结尾——
在模式中求创新
作家钟纪明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文章结尾的重要性时,曾这样说过:“人们看文章,好比吃花生米。起初油香扑鼻,十分引人,但后边吃到了一粒发霉的花生,苦涩之极,恨不得把以前吃的全吐出来!”明代作家谢榛也说过“结如撞钟”,要给人留下长久的思索,不能索然寡味,连想一下都不愿想,那就失败了。
语文教材中也有好多的例子。如:“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是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结尾。文章以比喻论证,以比喻作结,五句话回答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不但对上文论述“拿来主义”的内容作了简要地概括,而且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首要前提。同时又用假设论证,指出了“没有拿来”的危害,进一步强调了“拿来主义”的目的。这样论述,浑厚有力,发人深省。
再如邓小平同志《讲讲实事求是》一文的结尾。文章先从正面说明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应该和已经采取的拥护毛泽东思想的做法,再从反面说明,不这样做就不能正确解决问题。这样的结尾,呼应了开头,使首尾照应,全文的结构更显周密严谨。
不论是得出结论、回应论题、点化主旨;还是展示未来、寄托希望、鼓舞斗志;或是委婉含蓄、余音绕梁……总之,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结尾的方法,再由模式而变通,并从变通中求创新,这样坚持下去,必有大进。
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个大概的作文模式,总比空无边际的严格要求强一些。梁启超说过:“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我不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会巧。然而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有巧的可能性。我敢说不懂规矩的人绝对不会巧,无规矩绝对不算巧。”
当然“文无定法”,写文章,不能要求每篇都是一个模式,而应根据内容的需要,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但是,中学生知道了分析问题的一般思路,掌握了表达思想的具体方法,无疑会给学生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舞阳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