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6月19日 星期

父亲的铅笔画


■郑曾洋

周末,照例回老家陪伴父母。同往常一样,我除了做一些家务之外,就是陪他们唠嗑。这个时候,父亲总是显得特别健谈,古往今来,天南海北,邻里家常,无所不谈,而且一说起来就笑容满面,特别开心。

这次不知怎么谈到了唐伯虎,说到唐伯虎实际上从来不画虎,只画山水花鸟和仕女。父亲突然站起身来,从里屋拿出一个本子递给我,说:“你看,这是我没事时照着唐伯虎的画画的。”我知道父亲爱画画,记得小时候我家里屋的墙上,父亲曾经在上面用毛笔画了两只老虎,一只上山虎,一只下山虎,用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也不为过。受父亲的影响,我也从小就喜欢画画。学生时代,因为画画得还可以,常常为班级黑板报画刊头和插图,当老师后,偶尔碰上课堂教学需要,兴致一来,就在黑板上随手画上几笔,常赢得学生的掌声和崇拜的眼神。但跟父亲一样,我也只是喜欢画,从没受过什么专业指导和培训,所以只是野路子。我以为父亲一个农民而已,画画也就是随便画画,从不知道父亲临摹过名家的画。所以我从父亲手里接过本子,嘴角带着礼貌性的笑意,轻轻地翻开。

翻开本子,我嘴角的笑意一下子就变成了吃惊:这是父亲画的?清溪松荫图、春山伴侣图、函关雪霁图、山路松声图、震泽烟树图、小桥流水图,还有花鸟图、仕女图……虽然只是用铅笔画的,但山水画山势雄峻,笔法劲健;仕女画线条劲细,姿态万方;花鸟画墨韵明净,格调秀逸。我上师范的时候,对美术情有独钟,对唐伯虎这样的才子画家作品青睐有加。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亭榭园林、文人逸士悠闲的生活。父亲仅仅是用铅笔临摹他的画,不用水墨丹青,竟然能画得形神兼备,让我不禁再次对父亲肃然起敬。

翻看完父亲临摹的画,我忍不住拿出手机,一幅幅拍了下来,然后上传到朋友圈里,并写下这样的几句话:在老家陪老父亲,看到老父亲在本子上用铅笔画的山水、花鸟、人物,不禁感慨万千,如果当年父亲能有条件上学、读书、学画,会怎么样?

我轻轻合上本子,问父亲:“您咋又想起来画画了?”父亲“嘿嘿”笑了笑说:“好多年没画过画了,这不是在家除了照料你妈,也没别的事,随便看看书,有时就画上几笔。”

我的鼻子突然有点发酸,父亲确实好多年没画过画了,我在家的时候,就从来没有见过父亲画画。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跟我谈古论今,上起东周列国,下至明清民国,聊得起劲的时候,他总是满面红光,声音能传出老远。有时候我陪他听评书,讲的是《明英烈》,他还考我“朱棣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他有残疾大儿子而不传给看起来更有才能的二儿子”,幸亏我历史知识还算丰富,便回答说:“因为他孙子呗!”父亲露出满意的笑容:“中,到底是我儿子?”父亲还很喜欢让我们陪他打扑克牌,打牌的时候不管输赢,都显得非常开心。大概只有在我们都上班去后,就像他说的那样才随便翻翻书,结果翻出来一本《唐寅画集》,于是来了兴致,找出以前儿子上小学时用的铅笔头和本子,照着画了起来。看来,这些画,应该是父亲打发无聊时光的作品吧?

朋友们对父亲的铅笔画评论已经好几十条了,赞叹有之,敬佩有之,更多的是不敢相信,不敢相信这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农民,且是患过脑梗的老农民画的。可我心里,更多的却是惭愧,毕竟,父亲的铅笔画里透露出来的更多是孤独,他虽然性格开朗,但最需要的,还是亲人的陪伴啊!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