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金融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6月28日 星期

郭长根:躬耕杏林 德艺双馨


■本报记者 刘 丹

“五一”前夕,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郭长根被评为“漯河市劳动模范”。郭长根扎根市二院28年,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医疗事业的热爱,为我市儿科事业和医院发展无私奉献,取得了卓著成效。

都说儿科又苦又累,由于婴幼儿身体的特殊性,急危重症多,病情变化快是典型特征,对医生的要求特别高,郭长根1990年大学儿科系毕业后一直坚守在市二院儿科临床一线,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儿科常见病及急危重症的诊疗具有较深造诣,是我市儿科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曾先后被评为“漯河市十佳市民”“漯河市‘五一’劳动奖章”“漯河市第二届人民健康卫士”“省援外医学先进个人”“省卫生应急工作先进个人”,同时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常委、河南省医院协会儿童医院分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常委、漯河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漯河市医学会副秘书长等学术职务。

为了全力守护全市儿童的健康,他不断学习,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抢救了大量的急危重病患儿,受到了家属的高度评价。郭长根强化团队建设,带领同志们率先成立了漯河市首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一例单卵四胞胎早产儿就是在新成立的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获得成功抢救,没有任何后遗症,创造了漯河儿科医疗史上的奇迹。

如今,他每年都会收到来自四胞胎的问候和祝福。他认为,作为医生除了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勇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惊心动魄的瞬间,只要病人需要,不管何时,郭长根都能及时出现,身为副院长的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医者的大爱情怀。

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市二院儿科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从一个只有8张床位的专业组发展成为拥有四个病区、200多张床位的大专科。多年来儿科获得科技成果二十余项,发表论文一百余篇,新技术、新项目数十项。其中,新生儿同步换血、PICC技术、儿童血液净化技术等均填补了我市空白。他本人共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协助完成科技成果六项,出版专著两部。医院在2011年经省卫生厅批准,成功加挂漯河市儿童医院牌子,2016年成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成为地市级医院中为数不多的儿科重点学科,并被市卫计委确定为漯河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漯河市儿童急救中心,并被市政府确定为“漯河市儿童医疗中心”建设主体单位。

为了更好地服务百姓,郭长根始终把医疗质量和学科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他的带领下,医院先后有七个学科成为漯河市医学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两个专科成为河南省重点(培育)学科,在我市各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还先后与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大学五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火箭军总医院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通过传帮带促进学科发展,让漯河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省知名专家的医疗服务。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