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晨阳
7月11日,西城区阴阳赵镇的广场上热闹非凡,漯河西城豫剧团表演的“阳光三权”宣传剧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看……西城区根据豫剧表现形式更容易被农村群众接受的特点,搭建豫剧舞台,创作廉政戏曲,组织豫剧团在阴阳赵镇31个行政村巡演,使广大村民在休闲娱乐中了解国家政策,接受廉政教育。
自去年全市“阳光漯河”建设工作启动以来,西城区通过营造宣传氛围、搭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平台、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干部权力运行、开展“六项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进一步规范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阳光西城”建设获得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工作实效显著,老百姓心里充满“阳光”。
狠抓建设,营造氛围。设计“阳光西城”标语,印制发放“阳光西城”建设便民服务手册15000余册;创作廉政戏曲,使广大村民在休闲娱乐中了解国家政策,接受廉政教育。录制“阳光三权”宣传磁带,在各村循环播放,营造浓厚氛围,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让人人都能参与进来。在阴阳赵镇监委会工作会上印发“阳光三权”系列知识解读册,推动党员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做好宣传员,带动周围群众更好地参与村级“阳光三权”建设。
搭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平台。建成阳光村务、阳光政务、阳光党务、阳光司法等四大板块为一体的网络服务平台,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全区各单位及阴阳赵镇通过全面清理权利事项、绘制权利流程图、强化责任追究等环节,明确部门职责、办事流程、办理时限等,逐步形成权责清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监督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真督实查,限期整改。在工作中,对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涉及农村资源管理的重大事项,都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基层干部权力运行,强化了监督问责,推动了村组织明权清单化、用权规范化、监权透明化,还群众以明白、还干部以清白。
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着力构建区、镇、村三级联动的监督体系,配合“阳光西城”建设,重点围绕群众身边的、涉企领域的、行政服务窗口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专项行动。着力整治惠民政策执行及资金管理、扶贫、土地房屋征收建设方面的违纪违法问题,着力整治农村“村霸”、宗族恶势力和行政服务窗口、各单位中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提升了镇、村相关部门的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