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左素莉
通 讯 员 严丽华 周纳新
市史志档案局、市档案馆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实现以漯河更加精彩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浓彩的目标尽力。
他们采用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从“三会一课”薄弱环节党小组会抓起,让小组会发挥大作用。召开党建专题会,对党小组会提出明确要求,并进行检查,支部书记、总支书记定期批注党小组会召开情况,及时进行监督指导。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举办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突出部门特色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河南省漯河历史》第二卷。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党史二卷学习活动并开展赠书活动。
利用“6·9国际档案日”开展系列宣传服务活动。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方法,举办“档案馆开放周”、建立漯河作家名人档案、向社会公布一批开放档案等活动,邀请社会各界走进档案馆,讲解档案知识和漯河历史文化,宣传档案工作,接受珍贵档案捐赠;组织人员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举办照片档案展览、张贴宣传海报、制作宣传展板、指导家庭建档、举办档案知识讲座,向广大市民发放《中国共产党漯河历史》《中国食品名城——漯河》等地情书籍和宣传资料。依托档案,利用服务窗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做好为民服务工作。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开展“五个一”服务活动,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查档需求。完善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服务设施,挖掘和丰富教育内容,举办“小小解说员”“童心向党”等活动,邀请大学生、少年儿童等社会各界人士到基地参观,使他们了解漯河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档案大接收活动,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指导。
把学习宣传贯彻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会议、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树立争先创优出彩意识,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结合史志档案工作实际,找准服务中心工作的切入点,不断深化党史研究,贯彻落实加强地方党史工作的实施意见,办好“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文明展览;树立质量兴志战略,提升《漯河年鉴》编纂水平,加快推进乡镇志编纂工作,点校再版首届《漯河市志》。依法管理史志档案事业,继续推进档案工作“三个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在服务大局中展现史志档案工作新作为,让史志档案“活起来”“立起来”“强起来”,以史志档案事业的出彩业绩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浓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