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叮咬后不但引起瘙痒、疼痛,而且如果被感染了病毒的蚊子叮咬,就可能会被传染上以下几种常见的疾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多见于儿童,好发于夏秋,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重症者常出现呼吸衰竭,且往往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癫痫、瘫痪以及视、听觉障碍等。
登革热。由登革热病毒所致,我国主要见于南方地区。登革热以高热、皮疹、出血、肌肉痛、休克等为主要特征,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疟疾。由按蚊传播,是疟原虫经血侵入肝和血红细胞寄生繁殖而引起的传染病,夏秋两季多见,常年可发病。由于红细胞周期性成批被破坏,所以发病特点为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伴有贫血、肝脾肿大,重者可有昏迷、抽搐等表现。
丝虫病。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流行,通过蚊虫叮咬引起的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随病情进展,淋巴管阻塞就会导致象皮肿、排洗米水样尿等较难恢复的病变。
黄热病。经伊蚊传播黄热病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预防这些疾病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防蚊灭蚊。在家里,采用物理方法为主,辅以化学方法。
1.加装纱门纱窗。房间可安装纱门、纱窗以阻止蚊虫长驱直入,在高发期可用滞留喷洒的杀虫剂涂抹纱窗,效果更好。休息时使用蚊帐减少人蚊接触。
2.清除滋生地。居民家庭花瓶和水养植物至少每星期彻底换水一次,花盆的托盘积水也要清理干净。卫生间和厨房要保持地漏处无积水,垃圾如果不及时清理应加盖。
3.使用蚊香、杀虫剂。使用蚊香的时候,要将蚊香放在通风处的上风向。使用杀虫气雾剂时尽量不要朝衣物、床单、家具、皮肤上直接喷洒,喷洒之前要收藏好食品和餐具,喷洒完毕后最好关闭门窗半小时到1小时,然后再开窗通风。在家中使用杀虫气雾剂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孕妇、儿童接触,如果不慎将药液喷到皮肤上,要及时清洗。
4.外出旅游需注意事项。应不断了解当地流行的蚊媒疾病情况和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知识,提高警惕。旅行途中应加强个人防蚊保护措施,如穿长袖衣裤及使用蚊虫驱避剂、蚊帐、蚊香等,避免蚊虫叮咬。旅行途中或旅行后出现发热等不适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旅行史。(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漯河健康教育)
传染病及地方病防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