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晓甫)年初以来,市农业局高度重视“阳光漯河”建设工作,认真落实全市“阳光漯河”建设工作安排部署,统一全局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政务、党务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
成立组织,建章立制。该局成立了市农业局“阳光漯河”建设领导小组,局党组研究制订了《中共漯河市农业局党组关于加快推进“阳光漯河”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今年“阳光漯河”建设工作任务和工作台账,局党组先后多次召开党组会研究推进我局“阳光漯河”建设工作,研究出台了《漯河市农业局“阳光漯河”建设工作制度》《漯河市农业局“阳光漯河”建设考核办法》《漯河市农业局“阳光漯河”建设监督问责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市农业局通过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中层干部会议、领导小组成员等不同层次的会议,对“阳光漯河”建设工作充分发动宣传,进行安排部署,提高了干部职工对“阳光漯河”建设工作的思想认识,增强了做好“阳光漯河”建设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设立“阳光漯河”宣传栏、制作张贴宣传挂图、在局域网站开通“阳光漯河”专栏等形式,加大对“阳光漯河”建设工作的宣传,发动局干部职工参与了市“阳光漯河”网开通有奖征集广告语活动。
加大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监督。该局在漯河农业信息网设立阳光漯河、双随机一公开及行政处罚、交流互动等专栏,2017年以来,在“阳光漯河”栏目先后公开了中央、省、市财政关于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等19个项目共9亿多元的资金安排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河南省党务公开实施细则(试行)》,梳理了局党务公开内容,制作了工作流程图,在局门户网站“阳光漯河”专栏公开了发展党员流程图、2017年党费收缴及支出情况。今年先后上报公布了国家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命名表彰、检疫办证、农资监督抽检结果等信息285条,被市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表彰为2018年以来汲企信用信息归集增量增多单位。
此外,市农业局积极推进“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基层全覆盖。截至目前,共发布涵盖农村能源与农业环保,以及农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类信息和农业突发自然灾害、病虫草害等方面的预警、防控信息7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