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打着“无本生利”“投资分红”等幌子的非法金融活动应运而生。很多群众不懂投资,不核实是否合法,完全是抱着“天上掉馅饼”、赚取高利息的心态,参与了一些所谓高额回报的投资活动,最终被不法分子利用,落得血本无归。
民间投融资
投资咨询、非融资性担保、第三方理财、财富管理等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大量增加,普遍存在超范围经营、违规发售理财产品等情况,非法集资风险隐患突出。犯罪手法主要有:
一是以投资理财为名义,承诺无风险、高收益,公开向社会发售理财产品吸收公众资金,甚至虚构投资项目或借款人,直接进行集资诈骗。
二是为资金的供需双方提供居间介绍或担保等服务,利用“多对一”或资金池的模式为涉嫌非法集资的第三方归集资金。
三是实体企业出资设立投融资类机构为自身融资,有的企业甚至自设或通过关联公司开办担保公司,为自身提供担保。
P2P网络借贷
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网络借贷机构野蛮生长,违法违规经营问题突出。主要犯罪手法有:
一是部分网贷平台通过将借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出借人,或者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等方式,使出借人资金进入平台的中间账户,形成资金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二是一些网贷平台未尽到身份真实性核查义务,未能及时发现甚至默许借款人在平台上以多个虚假名义发布大量借款信息,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
三是个别网贷平台编造虚假融资项目或借款标的,采用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模式,为平台母公司或其关联企业进行融资,涉嫌集资诈骗。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