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

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纪略

■本报记者 梁晓峰

拨付扶贫资金24177万元,开工建设扶贫项目200个;

建成各类产业、就业扶贫基地400多个,带动贫困户8000多户2.6万人;

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6~65周岁)2.1万人,实现就业1.7万人,占贫困劳动力总数的80%以上……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市上下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落实精准方略、组织重点攻坚、全面提高质量、坚持统筹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共有7.76万人脱贫。累计获得奖励资金近亿元。

全方位夯实责任

市、县、乡、村四级,对脱贫攻坚工作层层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不断夯实市级牵总责任、县乡主体责任、部门协调责任、乡村包干责任、驻村帮扶责任和督查巡查责任等。

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县区分包乡镇开展脱贫攻坚,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就业扶贫组、精神扶贫组、党建促脱贫攻坚组、行业政策落实组等16个专项工作组,全部由市级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以上率下,推动落实。各县区和31个重点行业、部门逐一向市委、市政府递交《脱贫攻坚工作目标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形成了争先恐后、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高质量精准扶贫

坚持把高质量脱贫放在首位,在增强“造血”能力上狠下功夫,确保每个贫困户都能够享受两项以上增收措施。

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加大扶贫资金保障力度,足额安排市、县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做好扶贫资金与扶贫项目对接工作,督促项目早招标、早开工。截至10月8日,全市已安排扶贫资金31157万元,已拨付扶贫资金24177万元,资金拨付比例为77.6%;开工建设扶贫项目200个,其中已竣工111个。

强力推进产业扶贫。把抓好产业扶贫作为就业之基、增收之本、脱贫之源,大力培育发展高效种植、特色加工、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在乡村建设“扶贫车间”和代加工点,通过产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类产业、就业扶贫基地400多个,带动贫困户8000多户2.6万人;全市有集体收入的村占54%,带动贫困户6676户1.7万人。

稳步推进就业扶贫。把就业作为增收脱贫的基本途径,着力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促进稳定就业。全市各类园区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5600多人次。有针对性地开发乡镇保洁、治安巡逻等各类扶贫公益性岗位6458个。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6~65周岁)2.1万人,实现就业1.7万人,占贫困劳动力总数的80%以上。

加快落实金融扶贫。用活用足“政府+银行+企业+基地+贫困户”的五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4.27亿元、小额贷款5.84亿元。

扎实开展社会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济困。目前,我市在全国社会扶贫网注册的“爱心人士”近5万人,有400多个企业、志愿者队伍等参与结对帮扶活动。全市村级扶贫基金会达197个。

(下转2版)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