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服药品、毒物、清洁用品等是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之一,当家长发现孩子误食这些东西之后,是否应该为其催吐呢?
首先要观察孩子意识是否清醒,如果孩子意识不清,就不能强行为其催吐,否则容易发生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此时应尽快送孩子去医院。
同时,如果孩子误服的是强酸性、强碱性的毒物,也千万不要催吐,否则会给孩子的消化道带来二次损伤。如果误服的是碘酒或来苏水等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的药物,可以给孩子喝一些米汤、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减轻对胃黏膜的损伤;如果误服的是强碱性的毒物,可以给孩子喝食醋、柠檬汁、橘子汁等来弱化碱性;如果误服的是酸性很强的毒物,如洁厕灵等酸性洗涤剂,可以给孩子服用纯牛奶、生蛋清等来减轻对消化道的腐蚀,然后尽快送医。
如果孩子意识清醒,先让孩子喝水,之后用牙刷柄之类不尖锐的东西刺激孩子舌根,帮孩子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之后再喝水,再催吐,反复几次。催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喝水要适量。喝水的量要根据孩子的体重来算,避免一次喝水太多导致胃内压力增高,促使毒物进入肠道。成人喝水量通常是300毫升,如果是比较小的孩子,和平常的一顿奶量差不多就可以。
2.喝进多少吐出多少。孩子喝进去多少就要尽量让他吐出多少,如果喝进去300毫升,吐出来200毫升,那剩下的100毫升就会被胃肠道吸收,导致毒物清除不干净。
3.呕吐物要保留。最好让孩子直接吐在玻璃瓶里,方便医生做毒物鉴定以对症治疗。
4.水温要适宜。最好喝接近体温的水,水温过高,胃肠黏膜上的毛细血管就会扩张,反而会促进毒物的吸收,水温过低,胃受到刺激,就会收缩,导致胃内压升高,促进毒物进入肠道,同样会使毒物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同时胃黏膜皱襞收缩,毒物就更不容易清洗干净了。给孩子催吐之后,要赶快送医院。(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漯河健康教育公众微信号)市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