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

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时代意义


■吕为华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概念,并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作出了新的科学概括。进入新时代,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遭遇的阻力更加巨大,触及的矛盾更加尖锐,往前走的每一步,既需要勇气,又需要智慧,迫切需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思想先导和智力支持。

一是凝聚思想共识的迫切需要。当今社会,我们“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内外部环境都面临重要挑战。要凝聚思想共识,找到全社会思想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等都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状,全面把握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复杂样态,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破解相关问题的对策。

二是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从这个实际出发,原有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或体制可能不再适应新的变化了的发展环境。这样的情况下,再硬的骨头也要啃,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经济体制不断适应现代化的生产力,这就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深入研究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出相应对策。

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面对当今世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和亟待改进的地方。这些都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围绕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又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不仅存在交流交融的现象,更是存在交锋的新形势,要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用国家强大的文化基础做坚强的后盾,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围绕如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进行研究,聚合力,思新法,为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

五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在贯彻十九大对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和重大部署时,要突出把握两点之一就是要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党面临的执政环境仍然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的队伍和自身状况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就强调:“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