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

统筹协调促振兴 融合发展谱新篇
——舞阳县改革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谢晓龙

通讯员 赵明奇 何 言

如今的舞阳,鳞次栉比的楼房刷新着城市建设的高度,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更新着开放的速度,民生领域的持续投入和脱贫摘帽的顺利实现提升着群众的幸福指数;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名城的深入创建,增加了厚重文化底蕴和良好生态的底气;产业集聚区的跨越发展,增强了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一个个华丽的转身,为舞阳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

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舞阳县围绕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抢抓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第一批实施县机遇,以“三城同创”为载体,坚持“三优先三统筹”的原则,加快改造提升老城区,致力扮靓新城区,统筹推进建设新乡村,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坚持高起点规划,先后聘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设计团队,编制完成城乡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33个。谋划包装涉及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生态保护等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105个,投资总额287.6亿元。

按照“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的理念,围绕“四河相连、五湖互通,十景成线、碧水围城”环城水系构想,编制完成城区生态水系总体规划,全面启动生态水系建设。加快“森林舞阳”建设,积极实施添绿增绿行动,强力推进园林单位小区创建、道路绿化升级和游园绿地建设,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4万平方米,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充分发挥舞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加快推进周汉古城遗址修复,城隍庙、开元寺保护开发等工作,挖掘提炼文化精髓,塑造千年古县文化形象,为城市注入魅力、涵养品质。把产业发展作为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的“火车头”,以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为载体,发挥产业带动优势,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全市率先实施城区和乡村环卫保洁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彻底改变城乡环境脏乱差现象,先后荣获“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县”称号。在圆满完成省级“三城同创”三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提出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目标,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把乡村振兴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举措,坚持试点先行,规划实施“五镇十村”“一河两岸”乡村振兴示范带,从改善农村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弘扬乡风文明等方面入手,以点带面推进实施全县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全县185个行政村达到省级示范村标准、263个行政村达到省级达标村标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扎实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北舞渡历史文化名镇、莲花中原航空小镇、文峰香菇种植小镇等一批产业名镇、经济强村加快建设。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生态畜牧养殖和生态农业发展工程,(下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