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薛宏冰 通讯员 宋庆党)12月11日,初雪后的漯河市最低气温降到了零下6℃,凌晨4点20分,积雪尚未消融,空气中弥漫着丝丝寒意,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召陵区人民法院干警在召陵区人民法院集合,联合开展“冬季攻坚之暖冬行动”专项执行攻坚战,集中对一批涉民生案件中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此次行动近40名干警参与,出动警车十余辆。市人大代表李广涛、张鲁提同省、市数十名媒体记者见证了此次凌晨执行。
“虽然天寒地冻,道路泥泞,但是我们的执行热情不减,脚步更加坚定!出发!”凌晨4点30分,随着一声令下,一张追捕“老赖”的法网在夜幕中悄然拉开。
从召陵区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到郾城区再到召陵区老窝镇,执行干警辗转数十处,连续奋战近7个小时,依法拘传7名失信被执行人。
再次参与法院执行行动见证此次执行的记者感受到了法院重击“老赖”的狠厉,也见证了执行行动的暖意。
6点,当执行干警赶到高新技术开发区后谢乡孙店村李某某家中时,李某某一脸愤怒。在法官宣读过拘留决定,给其铐上手铐后,他忽然大声嚷嚷道:“不就欠一万块钱吗?弄得跟真的似的!”
李某某因人身伤害一案被法院判决赔偿原告补偿款一万元,但他迟迟不愿兑付款项。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面对法院的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和传票,被执行人李某某依然不予理会,丝毫没有还款的意愿。承办该案的执行法官在报请执行局审批后,决定对被执行人实施拘留措施。
“可不就是真哩!不执行就要受到法律制裁,带走!”执行法官厉声喝道,两名执行干警迅速配合,将李某某押上警车。随后,整队奔赴下一个执行地。
6点30分,执行干警来到市区泰山中路某小区。郭某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的被执行人,长期躲避法院执行。不久前,执行干警得知郭某下落,怕打草惊蛇便按兵不动,悄悄将其列为此次拘留对象。
当执行干警见到郭某时,才发现他是一名60多岁的男子,患有脑萎缩,在核实其病例后,执行干警当即决定取消对其拘留的决定,并告知他8点30分到法院商议执行事宜。这一行动让人感觉暖意融融。
9点35分,在老窝镇寇营村,执行干警当场执行了一起离婚案件,返还申请人一辆陪嫁的电动车。
“凌晨执行对一些被执行人确实能起到督促、震慑的作用,希望可以通过执行威慑机制,助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数次见证法院凌晨执行行动的李广涛告诉记者。
张鲁提第一次见证法院凌晨执行行动,感慨地说:“干警都很不容易,凌晨三四点出来,为了执行,付出很多,很辛苦。希望法院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执行工作前移,做好当事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工作,让执行不再难。”
据悉,为切实保障生效法律文书得到及时有效履行,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开展“冬季攻坚之暖冬行动”专项执行攻坚战,以涉民生案件执行为重点,切实加大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的追索劳动报酬(包括农民工工资)、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案件的执行力度,通过强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的适用,加大失信曝光和惩戒力度,力争最大限度实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