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丹
全市环保攻坚行动开展以来,他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每天超负荷运转,无论外面骄阳似火,还是风霜雨雪,年近六旬的他坚持每天早上七点带领执勤辅警到执勤卡点开展巡查,回家往往已是深夜,被大家形象地称为“拼命三郎”。
他,就是市交警支队机动执勤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李志刚。
检查道路通行状况,查处报废车辆、大货车违禁入市、渣土车超载超限等工作是李志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为了给市民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一方面他注重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自学完成了污染防治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排污标准、治污技术等知识,并结合自身工作情况融会贯通,对污染排放车辆进行有效处理。另一方面他严格落实24小时勤务制度,每天深入执勤卡点(淞江路与邙山路交叉口)巡查,认真检查路面通行条件,监督附近在建工地,对于渣土车超载超限、涉牌涉证、拼装改装、抛洒滴漏及大货车违禁入市等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在查处报废车辆工作中,他总是对每辆车的资料进行细致核对,并对报废车主进行耐心教育,指出报废车辆上路行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今年2月,李志刚带领辅警执勤巡查时,发现市气象站附近路边停放一辆号牌为豫LE9158的重型仓栅式货车。经查,该车检验有效期截止日期为2017年3月31日,并处于达到报废标准、公告牌证作废的状态。李志刚几经辗转联系到该机动车所有人,与车主耐心沟通后,车主最终完成了相关报废手续。据介绍,自2016年至今,李志刚共处理报废车二十余辆。
今年9月,李志刚在卡点执勤期间,突遇一辆轿车着火,他立即组织人员赶到现场,果断采取措施,用灭火器控制火情, 疏通周围群众及车辆,同时拨打“119”火警电话。火被扑灭后,他做好善后工作和跟踪调查,发现起火车辆系线路老化短路造成自燃,提醒车主注意车辆保养,定期检查车况。
对于交通违法申诉工作,李志刚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合法地搞好解释和处罚工作,使违章者真心接受处罚。至今他处理过的违章没有发生一宗相关投诉。
环保攻坚任重而道远,面对肩上的责任,李志刚时常提醒自己,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党的事业,为群众能常看到蓝天白云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