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张晓甫
1000多平方米的活动场地装修得整洁舒适,专业功能室里各类器材、书籍等一应俱全,社区居民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里享受着美好的周末时光……12月15日上午,在源汇区马路街街道八一路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里,记者看到这个于今年7月新搬迁的群众民心工程让八一路社区6000多名居民受益匪浅,真正成了居民的精神文化乐园。
走进一楼大厅,一个红色的指示牌醒目地竖立在楼梯口处,上面清楚地写着每个楼层的功用及各活动功能室的分布等。图书阅览室、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室、文体活动室、志愿服务站、科普活动室等12个活动室均在指示牌上标得清清楚楚。“每个活动室的设计风格都不一样,里面有很多专业的设施。”八一路社居委副主任王丽平告诉记者,中心一年四季都有中央空调,每天还免费提供茶水。
来到二楼,一个古色古香的阅读大厅展现在记者面前:墙壁上安装了书架,各类书籍被摆放得整整齐齐,一块黑板上写着推荐书目。“每周我一有时间就来这里看书,有时放学了也来这里做作业。”漯河三中初三学生许宁是这个图书阅览室的常客。
记者来到三楼一个名为“困难职工爱心超市”的房间里,只见种类齐全的商品被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每个商品下方还摆放了一个黄色的分数牌。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个社区居民只要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就获得相应的分数,等攒够一定的分数,就可以换取相应的商品。
“一块肥皂12分,只要参加几次社区的义务清洁活动就可以换取了。”王丽平拿着一个记录本告诉记者。记者看到记录本上详细地记录了志愿者的分数、领取商品名称等。“这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居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很多家长还带着自己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王丽平说。
窗明几净、功能齐全的练功房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我们经常来这里练习走模特步。”几名60多岁的妇女正在活动室里接受老师的专业指导。“社区有广场舞队、模特队等12个团队,每个团队按照约定的时间来中心集中排练,场地免费。”王丽平告诉记者,社区老年人较多,他们自发组建了广场舞队、模特队,这些团队经常来这里排练节目。听说这个练功房的环境优美,周围一些社区的老年人也经常来。
“社区居民已经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当成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马路街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办事处的5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先后举办活动600多次,受益群众超过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