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

临颍:努力走在乡村振兴的前列


(上接1版)全县累计投入3.64亿元,高标准新修、改建各级道路285条492公里,全县农村公路达777条1434公里,构筑了“四纵四横三环”农村公路主干路网框架。

在生态建设方面,围绕“森林临颍”建设、文明生态宜居城市目标和“森林围城”工作布局,发展林地面积13.8万亩,建成绿化示范村135个、绿化模范乡镇9个,打造了107国道、许泌路、京港澳高速、S329省道“三纵一横”8万多亩花卉苗木产业带,生态廊道绿化率达90%以上。

搭载体、促创建,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

今年8月,该县王孟镇李桂英、胡书现夫妇当选8月份“中国好人”,杜曲镇12岁女孩李婧源被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孝心少年”栏目采访……近年来,该县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把“文明守法村”创建活动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治理、廉政教育、环境整治等有机结合起来,全县共有80个村达到了“文明守法村”标准。指导全县各乡镇、行政村出台村规民约,成立完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性组织,全县基本实现“一约四会”全覆盖。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润临颍活动。全年组织优秀传统文化培训500多人次,新开设“中华文化大讲堂”道德阵地86个,开展活动400多场,200多名志愿者常年活动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政策宣讲、脱贫攻坚等领域,深受群众欢迎。

拓渠道、促增收,夯实农民致富基础

“不到30分钟的路程,俺就能到县里的产业集聚区上班,打工、农活儿、招呼孩子,互不耽误。可得劲了!”说起现在的生活,巨陵镇大段村的段永红高兴得合不拢嘴。

为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临颍县依托产业集聚区、现代家居园区、现代物流园区“一体两翼”产业发展布局,形成了休闲食品、装备制造、现代家居三大主导产业,吸纳全县农村劳动力7万多人,实现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围绕产城融合发展,在全县培育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群,构建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吸引入驻服务类企业86家,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

农业农村方面,该县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一村一策的原则,强村带动、点面结合、集约发展、追求效益,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出增加村集体收入“十种模式”。目前,全县367个行政村中,村级集体固定资产超亿元的村6个,超1000万元的村11个;年集体收入突破1000万元的村8个,突破20万元的村59个,突破5万元的村164个,有集体收入的村23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4%,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源头、重管理,构筑有效治理大格局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2018年,在全县367个行政村高标准完成“两委”换届选举,聘任192名党建专干,打造“一公里服务圈”,建成65个党群服务工作站,全面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积极探索农村矛盾排查化解新机制,组织开展了“民情夜市”活动,让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集中把农村的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共搜集民情民意1300余条,为群众解决热点民生实事500余件,近1500起矛盾纠纷在村里得到有效化解,维护了基层和谐稳定,达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效果。针对农村财务监管漏洞问题,该县创新推行“村官直审”工作,将审计触角延伸至基层“最后一公里”。首轮审计行政村366个,累计资金73219.44万元,移交违规违纪案件线索45起,党纪处理49人,为村集体追回资金56.55万元。而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方面,坚持“打、治、建”一体化运作,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截至目前,共排查出涉黑涉恶类违法犯罪线索197条,打掉涉恶犯罪集团2个、团伙1个,抓获涉恶犯罪嫌疑人67人,侦破涉恶类案件40起,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