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

翟庄街道:沙澧河畔奏凯歌

改造后的大河村。
英杨党群服务中心。
民心工程——洼张村安置房。

■文/本报记者 张晓甫 图/柴永超

改革开放以来,翟庄街道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解放思想、科学谋划,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各项工作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先后荣获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级卫生单位”“全市消防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环境保护攻坚突破先进单位”“安全漯河创建先进单位”“全市十佳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优化结构 经济运行提质增效

改革开放以来,翟庄街道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经济目标任务,国民经济迈上了新台阶。

经济实力实现大提升。截至2018年年底,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8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96万元,同比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4.04亿元,同比增长25.8%;第三产业增加值1530万元,同比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0元,同比增长8.7%。

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近年来,该街道成功引进绿城·玫瑰园、泰威中央公园、范庄、英杨、洼张城中村改造等50多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32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金色龙湾、东方明珠等企业为代表的房地产业,以东方明珠城市综合体、荣昌商业广场为代表的商贸产业,以万景花园酒店、物美廉商务酒店等服务企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以周彦生艺术研究院、许慎中学为代表的文化教育产业。

项目建设实现大跨越。已经完成英杨、范庄、洼张安置房建设,群众全部实现回迁;许慎中学、周延生艺术研究院、召陵区人民医院已建成投入使用;金色龙湾、东方明珠、泰威中央公园等房地产业部分楼盘已售罄,后期项目已开工。

建管并重 辖区面貌焕然一新

翟庄街道属城乡接合部,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近几年,街道调整思路,主动出击,抢抓“两城同创”有利时机,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街道面貌焕然一新。

坚持把居民环境整治工作当作民生工程来抓。持续抓好老旧小区的环境卫生整治,推进物业全覆盖工作,在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加强小区治理;按照数字化平台的规定要求,累计投入资金150余万元,清理裸露垃圾5500余件,处置率为98%,及时率达95%以上;“创文”迎检期间,街道投资100万余元,制作各类宣传板面、大型喷绘等300余处,已基本达到辖区全覆盖;同时,对三个社区办公场所进行重新选址、装修,现已正式投入使用;以“美丽乡村”为目标,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对大河村村容村貌进行了改造提升工程,改造后的大河村道路干净整洁、文明新风浓厚,成为我区一道靓丽的风景;重拳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开展了五大围城、扬尘治理、封土行动、“小散乱污”企业治理等一系列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累计为各类企业办理环评手续60家,关停“小散乱污”企业13家,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改善民生 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街道居民医保参保率达100%,低保对象实现动态管理,文化惠民工程深得人心……改革开放以来,翟庄街道民生明显改善,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日益提升。

认真落实惠民政策。严格有序地开展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对辖区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完善慈善惠民救助,向上级争取临时救助资金24500元,严格按照程序审核、审批申请临时救助24户,妥善安排好春荒冬令生活问题;通过摸排调查,对辖区242名无固定收入的80岁以上老人申报高龄津贴,发放高龄补贴29.04万元;落实核发各类定补款46万元等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开通上门办证、送证到家等便民服务措施,计生工作连续3年被全市评为“优质服务乡镇”。

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成立街道公益文艺巡演队,积极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促进了各村文化娱乐活动的发展,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统筹兼顾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把安全生产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深入开展检查、督查工作,对城区主次干道、加油站、烟花爆竹店、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现场等行业和领域为重点,近五年来集中开展检查整顿行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300余次,落实整改措施260余条,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实现了“零事故”的工作目标。

社会和谐大局稳定。近年来,翟庄街道强化治安巡逻队伍建设,加大治安巡逻财力、人力和物力投入,拨付专款12万元购入两辆专用治安巡防车,高标准建立了3支专职治安巡防队,完善“24小时”不间断巡防机制,有效提高辖区群众安全感指数;加大技防升级步伐,筹资310万元在街道主要道路高标准安装了监控设备,进行了24小时全方位监控,整个监控网络通过专网光纤进行传输,与办事处监控平台连接,监控平台中心24小时有专人值班。目前,翟庄街道的技防普及率和入户率均达到了100%,辖区1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视频、报警、电话互助“三配套”。

加强党建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建立健全制度。制订街道村“两委”干部坐班制度,要求村干部严格落实,街道不定期进行督查通报,进一步加强村居干部的规范管理;建立了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度,进一步整合区域党建资源,延伸党组织覆盖面。

加强队伍建设。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为载体,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举办“农村党员上党校”培训班,培训党员干部900余人次;建立流动党员交流微信群,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以燕山路社居委周末爱心广场为依托,打造常态化党员志愿服务项目,目前注册志愿者达3000人;范庄等村组织党员到大别山、新县等地开展红色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

强化阵地建设。累计投入300余万元用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目前,街道各村(社区)的办公场所面积均达到500平方米以上,且涵盖了便民服务大厅、红色网络家园、矛盾调解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服务功能,极大地满足了辖区群众的多种需求。

常抓不懈 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推进

街道党工委时刻把“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促进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保障抓紧、抓实、抓牢。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持之以恒狠抓“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干部作风明显好转,没有发生违反“八项规定”和其他作风建设要求的现象。

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街道先后组织村(社区)、全体机关干部集中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机关、企业和村活动。充分利用村(社区)基层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组织村(社区)党员观看廉政文化建设教育专题片等等。

“阳光三权”工作开展以来,街道按照“六有、五有”标准,突出“阳光三权”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监督平台建设,全面打造“阳光翟庄”;进一步加强“三资”管理工作,完善“三资”委托代理的各项制度。深入推进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工作,各行政村利用政务公开栏,每月10日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公开。

一系列的举措,进一步加强了党风廉政工作力度,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为街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证。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