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张晓甫 图/柴永超
40年风雨兼程,40年辉煌不断。改革开放以来,召陵镇党委坚定不移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围绕中心顾大局,围绕项目强工业,培育特色显亮点”为工作中心和工作重点,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镇村面貌日新月异,群众安居乐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为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召陵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寻求发展新突破,全镇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2017年,召陵镇完成财政税收1370万元,比预定财政税收增加8.1%;完成“四上”企业增加值23.9482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183亿元,同比增长21.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万元,累计增长9.5%。
执政能力持续加强
召陵镇围绕“党建服务攻坚项目发展”工作主线,实施镇村一体工程,通过镇党委和村支部的引领带动,保障重大攻坚任务有分工、有执行、有结果。在一系列重大攻坚任务中,镇党委坚持一线岗位锤炼党员干部干事能力,注重识人用人、识才重能,党员干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业绩、亮形象,靠前行动,不怕牺牲。同时该镇选拔、任用了一大批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优秀干部,及时完成了各项急难险重的攻坚任务。召陵镇党委在2014年全面开展村级阵地清零计划。新建村级活动场所23处,改扩建13处,截至目前,全镇36个行政村均实现有阵地、有制度、有活动,保障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镇村环境持续改善
美丽乡村的秀丽画卷扑面而来,“一村一果”让广大村民尝到了丰收的喜悦……走在召陵镇部分乡村,优美舒适的农村环境、幸福感强烈的村民让人印象深刻。
召陵镇党委以“百城提质、城市双修”为统揽,以二次创业行动为主线,以推进宜居召陵建设为目标,以镇区综合提升为龙头,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该镇聘请了专业规划团队,制定规划方案,充分融入召陵镇历史悠久的春秋文化底蕴,发挥召陵镇紧邻市区这一地理位置优势,扎实开展拆违章、护绿化、清卫生、亮路灯、治污染“五大专项行动”,攻克管理盲点,打造整治亮点,实现长效管理,建立镇区综合治理新常态。同时,该镇各村坚决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清零行动,探索彻底解决农村卫生“脏乱差”难题,实现环卫一体化,建立了农村保洁和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持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落实“果树进农村”行动,真正形成了“一村一果、一路一景”,实现经济生态双收益。
环保攻坚责任持续夯实
召陵镇党委、政府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扣时代脉搏和产能转变,加大执法力度,全面推进环保攻坚再上新台阶。镇党委、政府想百法、用千计、破万难,坚持一线作战、靠前指挥、现场办公,实行一窑一档、一天一存档工作机制,现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既达到拆除的目的,有实现了维稳的效果,在经历去产能、快速推进、全部拆除三个过程,召陵镇73座黏土砖瓦窑厂全部拆除,昔日黏土砖瓦窑成为永久的历史。
该镇将“小散乱污”集中整治作为日常重点工作,重拳出击、铁腕整治,全面提升镇域环境水平。对镇区内涉及污染的小散乱污企业按照“两断三清”的标准,断水、断电、清原料、清设备、清产品,确保彻底取缔到位。严格落实冬季秸秆禁烧、错峰生产、封土行动等要求,依托网格化监管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监管监督,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做到“紧盯不放、露头就打”,始终保持打击环保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还群众一片安静、一片蓝天。
特色农业持续发展
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大发展的生力军。召陵镇在保持传统农业发展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社和特色种植。
目前,该镇已建成塑料大棚400座、占地面积2000亩,种植晚秋黄梨3000亩、葡萄4000余亩。在发展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方面,西皋西村海山猕猴桃效欣合作社、沟李村耕田合作社成功申报农业循环项目资金近20万元,李付吴绿化苗木建设申报政策奖补资金12万元。在畜牧业发展方面,生猪出栏18万头、存栏8万头,鹌鹑养殖规模达30万只,蛋鸡20万只,大雁1000只,散养鸡3万多只、羊8000多只,肉牛3200多头,先后共培育出15个养殖专业村,其中齐庄村成功申报漯河市生猪养殖基地。在生态林业建设方面,该镇在长10公里高速两侧土地按时完成绿化,生态林业示范村建设推进10个,后油李、常村、大徐已上报验收。
党心民心持续凝聚
近几年,召陵镇党委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信访工作的新要求,全力做好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工作,大力推进镇村一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服从”,主动靠前、不怕困难,直面信访积案难题,不回避、不推脱,每月定期排查信访问题,及时化解,将信访问题化解在最基层;大力实施阳光村务建设,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做到党务、政务、财务三公开,设立意见箱、举报箱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举报。实现了重大节日、会议期间零上访,获得了全区“信访工作先进镇”称号。
召陵镇党委、政府为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召陵区形象,通过开展“天剑二号”卷烟打假行动、配合8·01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对久寨徐村、前油李村、后油李村、常村等相关制假窝点和黑恶势力人员进行打击。召陵镇党委、政府通过“引、宣、巩、建”的工作思路,“引”导基层舆论氛围,“宣”传法律法规,“巩”固基层战斗堡垒,“建”强基层政权,转变作风建设,全力以赴重塑基层政治生态,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妥善完成卷烟打假、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后续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化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该镇以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召陵镇申报区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为契机,在机关单位开展“优秀共产党员”评价活动;在各村成立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开展文明村、卫生村、五好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创评活动,推动了全镇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
深化基层宣传文化建设。该镇每年都会组织召陵镇民间艺术大赛,广场舞大赛、职工运动会,联合区妇联组织市、区中心医院先后到白庄、大徐等村进行“两癌”筛查和免费义诊活动,联合区农林局、畜牧局到张三岗村和齐庄村进行科技农业和生猪养殖培训,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全镇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水平,普及了科技、医疗卫生知识。
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以学校、各行政村为依托,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在中小学、各行政村建立完善了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和留守儿童之家等场所。中心小学开展维权活动,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法制、消防知识等;留守儿童之家全年共开展儿童法制讲座、亲情关爱、评选留守儿童之星等活动。通过各种活动,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