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强调,建设中原生态水城,就是要站位为中原崛起添浓彩,着力打造“水绿相映、水在城中、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生态基底,构建高质量的生态系统、高颜值的城市风貌、高效能的基础设施、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优质、环境优美、设施优良、生活优游”的宜居宜业之城,让漯河底色映染中原。这是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建设品位的又一重大决策。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深入实施,扎实推进,全面掀起建设中原生态水城的热潮。
建设中原生态水城,是城市提质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水系治理和园林绿化建设,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沙澧河开发建设已经成为漯河的亮丽名片。然而,水量大,利用少,有水不亲水;绿量小,公园少,绿地不均衡;水、绿“文章”做得不足,特色优势不够凸显……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存在。正因为此,市委七届七次全会作出了建设中原生态水城的重大决策。为加快中原生态水城建设,市委、市政府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四城同建”的指导意见》,拟订了《漯河市中原生态水城建设实施意见(讨论稿)》,并提交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深入讨论,广泛征求意见。
建设中原生态水城,做好“四篇文章”。要持续做好“河”“湖”“桥”“绿”四篇文章,着力实施河湖水系建设与修复治理、水污染防治与中水利用、海绵城市建设与防汛排涝、饮用水源保护与地下水资源保护、森林漯河建设与植物多样性、水安全保护与植物安全保护、健康设施与文化植入、水上交通与水上旅游八大工程,让漯河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尽显自然环境之美、景观风貌之美、文化特色之美。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