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实在太冷了,学校是不是该考虑在教室里安装空调啊?”记者近日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市区部分学校没有安装空调。
“家长开放日的时候,我坐在孩子教室里冻得瑟瑟发抖。入冬后,我一直给孩子穿两双袜子,就害怕他冻着。”孩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李女士建议,“孩子寒假开学后,还要冷一段时间,希望学校趁着放假为孩子们安装空调。”不过也有家长直言:“正所谓寒窗苦读,这点苦都受不了,还读什么书。”
赞成
长时间低温或影响学习
“孩子的教室真的很冷。”李女士女儿在读小学三年级,“有一次学校开放日,好些家长都在说冷,不知道孩子平时在里面怎么待的。”她坦言,“我们平时在办公室、家里都是开了空调的,突然在一个寒冷的房间里坐那么久,特别难受。”
“孩子每天都要在教室待七、八个小时,人体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8至25℃。”孩子在读小学二年级的陈女士是内科医生,她坦言,“人如果长时间在过低或是过高的温度环境下,必然会导致体力消耗增加,免疫力也有可能下降。孩子还小,长时间这样下去必然会影响身体健康,学习能力也可能下降。”
反对
室内外温差大更容易感冒
“我儿子在读的学校也没有安装空调。”孩子在读小学四年级的王先生看法和前面两位母亲不同,他认为没必要装空调,“在家里,冬天我们也不开空调。一旦教室里安装了空调,室内外温差大,孩子又好动,下课时追逐打闹跑出一身汗,反而容易感冒。开空调就必然要关闭大部分门窗,教室里孩子那么多,空气如果不能得到流通,温度又高,细菌很容易交叉感染。”
对于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上课手可能冻得写字都写不好的问题,王先生说:“完全没必要有这个担心,小孩子没有大人想象的那么怕冷。很多人甚至认为小孩子耐冻不耐热,就应该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这点苦都吃不了长大后还能吃什么苦?再说,冷一冷,可以锻炼孩子的自制力和忍耐力,提高孩子适应大自然的能力,这也是有益的。”
老师说法
家长们众口难调
装不装空调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在某公立小学任教的张老师坦言:“确实不少家长提议过安装空调,不过也有些家长表示反对。”原来,张老师班上总共50名学生,“有的女生比较安静,但大部分的男生都很好动,一到下课就到教室外面跑跑跳跳。有家长担心安装空调导致室内外温差大,孩子这样进进出出,反而容易感冒。”正是因为众口难调,所以安装空调的事情就这样搁浅了下来。
对于有老师不让孩子戴手套写作业的问题,张老师坦言,自己也对学生有同样的要求。他说:“戴上手套肯定写不好字。再说读小学的孩子心智并不完全成熟,上课很容易分心,戴上手套难免会扯来扯去,很难专注。”
医生意见
关键在于科学管理
一位三年级女孩的妈妈告诉记者,女儿发烧已经两天了,主要还是感冒引起的。“女儿教室里有空调,不通风,一个学生感冒了,就特别容易传染。再加上教室外的走廊是敞开的,课间活动这么进进出出,就感冒了。”
据了解,《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和国家《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关于教室换气有明确规定:教室应设通气窗,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0.15%;教室的建筑设计采用自然换气方式时,应设气窗、通风道等;每小时换气次数——小学不宜低于3次,中学不宜低于4次;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季节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气窗换气,学生必须离开教室,到室外活动。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附在空气微尘上的细菌、病毒,在密闭的空调教室中繁殖速度快,浓度高,极易造成传染病暴发流行。因此,要求教室开窗通风换气。”呼吸科专家蔡培泉告诉记者,除了冬天,夏天孩子们运动后也往往大汗淋漓,全身毛孔开放,易招风寒入侵。如果教室安装空调,并且温度低于25摄氏度,孩子们从炎热的室外,进入相对低温的空调环境,忽冷忽热,易导致风寒性感冒。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