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2月1日 星期

奋力开创食品工业发展新局面


■王昌明

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形成行业分类齐全、领先优势突出、名企名牌荟萃、健康食品引领、智能制造主导、生产要素汇聚、人力资源丰富的食品工业发展新局面”,漯河作为中国首家食品名城,要进一步强化食品产业的战略主导地位,形成比较优势明显、产业布局合理、产品结构升级、品牌效应突出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努力实现工业产品高端化、产业发展集聚化、项目投入规模化、企业经营信息化、人才培养专业化、品牌经营国际化的食品产业生态,擦亮“中国食品名城”招牌,打造“中国食品之都”。

抓好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引导。进一步强化食品产业的主导地位,加快编制我市食品产业专项发展规划,整合食品项目、用地指标、专项资金、人才技术等各要素,支持食品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把漯河市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食品产业高地,带动漯河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形成企业梯次,优化食品工业结构。一是继续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二是重点培育食品次龙头企业。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培育出较多超50亿或10亿的次龙头企业,形成食品产业的第二梯队。三是完善食品工业链条。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完善产业链条,补齐发展短板,进一步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四是抢占产业制高点。及时分析市场需求,顺应消费趋势,推动食品产业向高端化发展,鼓励企业大力开发有机、绿色、功能、特色食品等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引领未来食品产业发展、抢占未来食品工业高地。

加快创新驱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一是整合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建设一批食品研发服务公共平台,为广大食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研发技术服务,全面提升食品产业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加快完善协同创新机制,组建多种形式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提升研发创新能力,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实。三是要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引导各类资金投向食品产业,切实推动我市食品产业做精做优、做大做强。四是要深化与商业银行战略合作,探索科技贷款风险补偿金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食品工业企业项目引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给予优先支持。五是打造全省食品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突出要素引领,破解企业发展瓶颈。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在住房、落户、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科研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使人才政策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二是建立健全我市食品产业发展基金,规范管理程序,科学有效运作,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短缺的难题。鼓励成立食品产业创投基金。创新融资产品和方式,吸引更多商业银行入驻我市,鼓励银行根据企业需要创新融资产品和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使企业有更多融资选择。

强化品牌宣传,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中国食品名城的品牌优势做好食品名城的包装、推介、宣传,使食品名城的名片切切实实转化为有形资产,带动我市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市食品企业的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提供平台。进一步完善食博会,提高参展商门槛,严把产品质量关,坚决杜绝劣质食品进入展会,降低展会档次,影响展会形象。

加强质量监管,打造食品安全放心市。作为中国食品名城,食品安全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更严的举措、更实的作风一以贯之的保障食品安全。在全国主流媒体上发布漯河放心食品名单和诚信企业名单,进一步借势宣传漯河,切实把“漯河质量”的引号去掉,提高我市食品的信誉度和影响力,真正把漯河打造成为食品安全放心市。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