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3月21日 星期

画从瓷上来


■特约撰稿人 邢俊霞

家中博古架上放置一对红色钧瓷,与我相伴十三年之久。它的红既不张扬,又不奢华,红得恰到好处。瓶身“吉祥如意”四个大字,像是从岁月中开出的花,雍容、风雅,别具一格。

十三年里,记不清有多少个晨曦,我会与它对望,想象着它的前世是哪片土地上的一抔土,或是哪座山上的一块石,是怎样的心情让它浴火重生,以出淤泥而不染的姿态问世?又与我有着怎样的机缘,使我用追溯历史的眼光与之相会?

记不清有多少个月夜,花灯之下,我痴痴打量着这对瓷瓶,光晕笼罩,瓶身梦幻般的光泽,从灵魂深处透出来,让我小心翼翼双手捧下来,生怕一失手,打碎了遥远的梦。我轻轻地、细细地擦拭,一遍又一遍,仿佛要透过瓶身直达它的内心,满足我探秘它厚重历史的好奇心,让它在历史隧道中向我款款走来……

三月,万物复苏,一起萌动的还有寻求美好的创意。3月15日至16日,水韵沙澧读书会走进神垕古镇,走近大美钧瓷。

踏入神垕古镇,就仿佛走进了精美绝伦的瓷器世界。狭长的老街当属此区域内的商业帝国,它像一条绳子,将神垕瓷器的历史从过往拽到世人眼前。

老街青石铺地,斑驳的院墙,商铺表面很小,可大都是一进三或一进五的“深宅大院”,寻得一家探入细看,前院商铺,后院民居,院子里晾晒的衣服、随意摆放的生活用品,散发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大概是因为非节假日的缘故,游人不是很多,我们才得以从容地观看。走过一家又一家小店,家家都摆放着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瓷器,琳琅满目,瓷器色彩各异,宝石红、珊瑚红、粉青、豆青、鹅黄、蜜蜡黄、月白、牙白、茄皮紫、玫瑰紫……让人眼花缭乱,真是“插花应使花羞色,比画翻嗤更是空”。

老街品种全,窑厂精品多。土魂钧艺有限公司的精品展室让我们大开眼界,展架之上摆满钧瓷艺术品。我的目光被一个圆柱瓶吸引,不由得仔细端详,只见胎质精密细腻,用手抚摸十分光滑,造型清新高雅。“白胎烧就彩虹来,无色成窑画作开。”釉面在高温的烧制中,窑变成画,如高山云雾,又如飞流瀑布,自瓶口向下绵延,像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展现在眼前。工作人员递过来一只高倍放大镜,在放大镜下,但见些许气泡游弋于山水之间,意境深邃,入目销魂,疑是翩翩仙境降临。钧瓷的开片非常漂亮,有冰裂纹、蚯蚓走泥纹,眼观纹路清晰,手摸则光滑无物,公司经理把花瓶放置于地面,关闭室内灯光,在手机手电筒的光照下,花瓶一侧蛛网尽现,丝丝缕缕,似瑶池仙女的霓裳。我的目光不忍离开,心想:钧瓷以窑变为美,正是泥与火的相识,才造就了形态万千的钧瓷,而这钧瓷所蕴含的端庄、古朴淳厚、不媚不俗的情愫,在这慢慢的光阴里温润着、风雅着,飘逸着。

何谓“天人合一”?这便是了。

孔家钧窑门口,红色钧瓷碎片铺地,不远处白色瓷碗筑墙,虽然是我眼中的一景,但我实在不忍踏上。瓷是有生命的,白天它一身山水,意境悠远,深夜,开片声似铃似琴,那是钧瓷孤独的呻吟和深深的叹息。瓷瓶碎了又怎样?它本来就是从土里来,在炉火里涅槃,它终究是要回到土里去的,如果这个瓷瓶,可以提醒世人生命存在于裂变之中,如果它碎的声音,可以唤起更多人欣赏它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那它就碎得其所。

博古架上的一对红色瓷瓶仍稳稳地站在那里,虽然这十三年来我一次也没有听到它开片的声音,但我仍从心底生出些无尽的遐想,昨日依然远去,今日离夜深似乎更近了些,然而明日,或许更久,它一定会用清脆的声音敲响我心里的暮鼓晨钟,用岁月的烟云凝结我红尘外的一帘幽梦。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