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丹
刘 丹
谢晓龙
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今年重点工作时,提出今年要围绕产业升级、城乡统筹、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着力培育骨干企业,受到代表热议。代表们纷纷表示,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目标、鼓舞了干劲,对漯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政策统筹协调,切实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持续深化“十百千”亿级企业及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个转企”和“小升规”工程,着力培育上市企业、航母级新企业、小巨人级优势企业和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李益民代表说:“在鼓励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我市思路新、政策优、办法实。特别是企业的问题上了周例会平台,就进入了解决问题的快车道,这是对企业家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可以说,在漯企业家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我为此点赞!”王喜成代表建议要优化营商环境,解决发展中的遗留问题,为企业、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江河代表说,报告中指出要像重视招商引资一样重视本土企业培育,这让我们所有本土企业吃了定心丸、安心谋发展。朱向光代表建议围绕盐化工产业打造现代化生态低碳工业示范园区,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完善现代化物流和服务体系,打造区域内有较强竞争力的盐化工产业园,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国家大规模减税和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政策,落实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为税务发展指明了方向。关福振代表说,建议税务部门集中精力,把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为漯河企业发展增添后劲。关福振还建议,漯河作为食品名城,下一步要从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改革入手,通过工业发展推动整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