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丹 谢晓龙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力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电网改造等建设,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络,保护好水源和土壤,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
徐德全代表说:“报告中关于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内容,讲到我们农民的心坎上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推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基础和关键。要扶持发展村集体企业、集体项目,加大资金配套力度,鼓励支持种粮大户发展。要通过兴产业、优环境,吸引更多年轻人,把农村建得更美,让群众的腰包更鼓。
张书民代表建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特别是在“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专项行动方面要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帮扶政策。
陈光、崔顺梅代表认为,产业扶贫带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改善了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科技人才在综合利用农业技术和上级项目带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做好农村污染防治工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议进一步激发广大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王磊代表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市目前有一批返乡创业青年存在盲目选择创业项目、创业融资难、成功率低等问题,严重挫伤了返乡青年的创业积极性。建议政府出台青年创业基金平台,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机制,加大培训教育力度,营造青年创业、就业的良好环境,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为有才华、有激情的青年提供机会。